早上八點,受邀嘉賓陸續(xù)入場。
九點,論壇開啟。
主持人上臺,簡單的開場白后,便直接進入講座環(huán)節(jié)。
邵溫白作為國內(nèi)最年輕的物理學科青年帶頭人,又是去年《nature》雜志評出的影響世界十大青年科學家之首,被主辦方安排在第二個發(fā)。
而在他之前的,是兩院院士,德高望重的生物醫(yī)學泰斗丁歲簽教授。
這樣的排序,顯然引起了不少議論。
蘇雨眠隨便聽了一耳朵,就聽見——
“這個邵溫白,本事大,架子也不小。被邀請上臺的嘉賓里,數(shù)他最年輕吧?”
“做學術(shù)雖然不按年齡論資排輩,但基本的禮節(jié)禮貌總還是要有的?!?
“丁老第一個上臺,大家沒話說,可邵溫白第二......是什么規(guī)矩?他之后可還有朱老、王老這些前輩們?!?
“只能說長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嘛,被推一推也是好事,但就怕被拍死了?!?
“......”
諸如此類的酸話還真不少。
在學術(shù)圈,邵溫白真的太年輕,年輕到不像這個年紀能達到的高度。
總歸是礙了一些人的眼,還擋了某些人的路。
所以,被議論,甚至被針對,都是必然。
可能這就是——
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
歐陽聞秋壓著嗓子,小聲道:“別聽那些人的,一個個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,當著小邵的面,屁都不敢放一個?!?
蘇雨眠沒忍住,彎了彎嘴角。
她看向臺上緩緩道來、嚴謹持重的男人,眼里忽然爆發(fā)出一陣光芒......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