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人走進了城,進了大堂之后,沒有時間再談話,直到晚上酒宴之后,皇太極才又把濟爾哈朗叫到了自己的身邊。將奶茶喝了一口,皇太極才轉過頭,看著濟爾哈朗問道:“白天只來得及問你祖大壽的事情,洪承疇現(xiàn)在怎么樣了?”
濟爾哈朗搖了搖頭說道:“被抓了之后一直破口大罵,說什么都不肯投降,我已經(jīng)讓很多投降的將軍去勸了,但他一直都不投降,這兩天還鬧上了絕食,說是要以身殉國。”
皇太極冷笑的一聲,沒好氣的說道:“敬酒不吃吃罰酒,你讓咱們的人看著他,想餓著就餓著,必要的時候給他灌點水,灌點米湯,不死的就行?!?
“是,大汗,”濟爾哈朗點頭答道,“他不會真想死吧?”
“想死他早就死了,”皇太極冷笑的說道,“咱們攻進城之前他有很多機會死,哪怕他從城頭上跳下來,也算他有勇氣,他那個時候都沒死,現(xiàn)在怎么可能會死?!?
“現(xiàn)在不過是在表演忠貞罷了,讓他演,時間長了演夠了,自然而然就不演了,到時候咱們勸降,他肯定會投降的,但我們不能讓他真投降?!?
濟爾哈朗頓時愣在了原地,有些不明所以。
皇太極瞥了一眼濟爾哈朗,沒好氣的說道:“你是不是想到了多爾袞和豪格?覺得他們也和洪承疇一樣。”
濟爾哈朗搖了搖頭連忙說道:“我沒有這么想?!?
如此想也沒有關系,皇太極冷笑著說道:“我也沒有辦法,肯定他們會不會投降,我也沒有辦法,肯定洪承疇最終會不會投降我們?!?
濟爾哈朗低下了頭不敢開口說話了。
比起旁人濟爾哈朗在身份上有先天的缺陷,他并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,而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奇的兒子。
如果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,當年的舒爾哈奇可是干過一件大事。
當時舒爾哈奇是在僅次于努爾哈赤的二號人物手下有很多的人馬,努爾哈赤想要集權到自己手中,在烏碣巖重創(chuàng)了烏拉部之戰(zhàn)之時,舒爾哈齊被賜予了“達爾漢巴圖魯”稱號。
戰(zhàn)后努爾哈赤以作戰(zhàn)不利為由,欲將舒爾哈齊部將常書、納齊布處死,舒爾哈齊以死據(jù)爭,最終努爾哈赤罰常書一百兩黃金,奪了納齊布下屬的人馬,并剝奪了舒爾哈齊的統(tǒng)兵權。
典型的用人朝前,不用人朝后。
被奪了兵權的舒爾哈奇自然心中不滿,于是接受了明朝冊封,成為建州右衛(wèi)首領,旋而與長子阿爾通阿、三子扎薩克圖商議,移居鐵嶺東南的黑扯木,準備重建建州右衛(wèi)。
努爾哈赤亦是于萬歷三十六年開始著手改善與明朝的關系,先是積極交涉朝貢事宜,此后不久又親赴北京補貢。
同時,也向夙敵烏拉部示好,再度與烏拉部首領布占泰聯(lián)姻,為自己爭取了有利的外部環(huán)境。隨后,努爾哈赤迅速出手,于萬歷三十七年誅殺了阿爾通阿、扎薩克圖,迫使舒爾哈齊回歸,并將其幽禁。
萬歷三十九年,舒爾哈齊死于幽禁處。
在這件事情當中,大明朝又犯了一個極為愚蠢的錯誤,他們?nèi)斡膳瑺柟喔傻袅耸鏍柟R,丟了自己的威望,也丟了人心,更多的是丟了平衡,努爾哈赤的重要人選。
濟爾哈朗是舒爾哈奇的兒子,大哥三弟還有父親都死于努爾哈赤之手,他的地位就很尷尬。
雖然得到了羅爾哈赤的培養(yǎng),皇太極的重用,有些時候還是很尷尬,比如現(xiàn)在提到投降明朝人的時候。
皇太極也知道這個話題不宜深入,拍了拍濟爾哈朗的肩膀說道:“洪承疇如果寧死不屈,對咱們也正好有用,派人到大明朝的地盤上去,好好的宣傳一下他的英勇事跡?!?
濟爾哈朗眼睛一亮,抬起頭說道:“到時候咱們提出交換人質(zhì),明朝皇帝就會被架到火上烤。”
贊賞的看了一眼濟爾哈朗,皇太極滿意的點頭說道:“所以你盯著點,差不多就行了,別真讓洪承疇投降了。”_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