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子上列出幾個借印子錢的主顧,他們在林家和掌柜這里借了多少銀子,每月的利息是多少。
按照北齊令法,利息不得超過本錢,每個月的利錢不得超過三分。若有違背者笞西十,盈利計贓,重者杖一百。
而他們收取的利息,超出本錢幾倍,屬于后者,一百大板下去,早就沒有命了。
林老夫人臉色煞白,北齊帝就算要保下他們,也要做出一定的懲處,而這個懲處,極有可能就是抄沒家產(chǎn)。
放出去的印子錢,全都會列為贓款。
若只是販賣私茶,說不定北齊帝會保林家。
只要北齊帝說私底下批了他們茶引,無人敢質(zhì)疑。
而現(xiàn)在涉及到印子錢,北齊帝想圓,也圓不了。
林老夫人心里害怕,拿不準(zhǔn)北齊帝的態(tài)度了。
“殿下,淑妃和賢王蒙受皇恩,林家身為外戚,謹(jǐn)小慎微,哪里敢猖狂的放印子錢?”
林老夫人老淚縱橫道:“林家從未得罪過殿下,殿下何至于將我們逼上絕路?”
齊王聽到林老夫人的話,心里冷笑一聲。
她在這個時候提起淑妃和賢王,無非是告訴北齊帝,他是嫉恨淑妃母子受寵,方才故意栽贓陷害林家,除掉絆腳石。
而父皇對皇子奪嫡,一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,最忌憚搬到明面上來。
即便父皇知道林家證據(jù)確鑿,也不會去處置林家,而是疑心他揭發(fā)林家的目的。
果然,北齊帝的臉色變了。
“看來這些證據(jù)不夠齊王在北齊帝發(fā)話之前,又取出一張名單:“那么這些呢?”
他把名單展開,遞到林老夫人面前。
林老夫人面對齊王的步步緊逼,己經(jīng)有些招架不住。在看到名單的時候,瞳孔一縮,臉上鎮(zhèn)定的表情崩裂。
因為這張名單上的人,全是借了林家的印子錢,最后被林家逼死的人。
他們從最初借的十兩銀子,最后滾雪球似的,利滾利,變成幾十兩,甚至上百兩銀子。
為了還利錢,他們被林家逼迫得賣掉妻女給人做奴隸。
即便是如此,仍舊還不清債務(wù)……
齊王能查到這里,說明他手里有證據(jù)。
林老夫人怕了,怕齊王還有更多更致命的證據(jù),會牽連宮里的淑妃和賢王。
她心里很清楚,只是涉及私茶,北齊帝會保她。而涉及到百姓,北齊帝想保也不敢保。
因為北齊帝想要做一個名垂青史的明君,更懂得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的道理,所以會舍棄林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