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楊顯和綿綿都陷入自己思緒時,一旁默默打坐,身穿袈裟的永覺眉頭微挑,手伸到袈裟的袖子里,掏出一根棒槌。
老人家舉起棒槌,一點都沒猶豫地朝著綿綿的腦袋敲下去。
與楊顯換了位置的蘇辰瑾看到這一幕,皺起了眉頭。他知道永覺大師出手一定有永覺大師的原因,但是那么大的棍子打在小姑奶奶的小光頭上,小姑奶奶會痛,他心疼。
果然,被打了一下的綿綿,捂著鼓起大包的腦袋,發(fā)出哎呀一聲。她一雙大眼睛淚眼汪汪,可憐巴巴地看著拿著棒槌的永覺大師。
永覺年紀大了,臉上的肉都是往下塌陷的,眼窩也深。被綿綿這么看,他看起來蒼老渾濁的眼珠里,反倒露出笑意來,又毫不猶豫地敲了楊顯一下。
楊顯就沒綿綿這么好了,吃痛過后,下意識伸手,飛快扣住永覺的手腕,眼神陰翳。
永覺大師見了,心里“喲呵”一聲,瘦削干枯的手臂輕輕一扭,就掙脫了楊顯的鉗制,手里的棒槌高高抬起,又打了楊顯一下。
這下更痛了!
楊顯倒抽一口涼氣,條件反射地摸起被打痛的地方,不出意外地摸到一個大包。
永覺大師把棒槌又藏回衣袖,雙手合十低頭念了句:“阿彌陀佛,不求真不斷妄,了知二法空無相。莫斷腸莫斷腸喲~”
精瘦的小老頭,明明身穿佛門袈裟,卻用禪語配俗語。他還坐得不端正,表情不莊重,神態(tài)甚至有些猥瑣。
那樣子,不像得道高僧,反而像是外面的流浪漢偷穿袈裟,不倫不類。
楊顯和綿綿互相對視,兩人都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滿滿的疑惑。
怎么突然就挨打啦?
綿綿摸著光溜溜的小腦袋,一時想不明白。
這時候,臺子上的清虛道長剛剛講完《道經(jīng)》其中一章,忽然也說起了一句道家名家莊子說過的話:“夫小惑易方,大惑易性,不知道在場的諸位有沒有知道這句話意思的?”
他一問,很快就有人舉手,說知道。
綿綿也知道這句話的意思,說的是小的迷惑會讓人迷失方向,大的迷惑會讓人改變性格。她剛剛就是陷入迷惑里,迷茫自己帶大家來是不是錯誤的,甚至懷疑起她這樣做會讓爸爸媽媽永遠醒不過來。
可是,假如不來呢?
而永覺法師的話,好像是一個唐代高僧的觀點。媽媽說,這代表所有的念頭產(chǎn)生都是正常的,在有念頭以后,沒有必要去強求自己放棄這個念頭,不要管它,順其自然。
越是覺得不對,就越是在取舍放棄,越思緒雜亂,擾亂本心。
沒了本心,就不是自己啦,變成了另外一個人!
綿綿的眼睛重新變得明亮起來:“綿綿還是綿綿,不會變成別人,所有的事情都會有辦法,這才是最重要的!”
哪怕本來想做的事情和事情的發(fā)展不同,也都是正常的,只要她還是綿綿,就一定有辦法可以解決,而不是坐在這里想這些有的沒的!
這念頭一起,綿綿忽然有了奇怪的感覺,天上的云,地上的螞蟻,吹過的風(fēng),都變得不一樣了。
小奶團子忽然露出燦爛的笑容。
楊顯聽到綿綿的自自語,腦子里也好像有什么被打通了。靠近綿綿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,這個選擇無論造成什么后果,只要他還是他自己,那也一定會有辦法。
哪怕被綿綿影響,這也是他自己的選擇。好壞都有,卻不能只看到壞的地方。
在這一刻,楊顯看到,那些從綿綿身上飄走離開的金光,忽然又順著原路,回到了綿綿身上。
看到綿綿在笑,永慧臉上的笑容反而僵硬了。
他掃了眼一旁的永覺,眼神晦暗。
清虛和永覺真是太礙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