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爺,臣為官多年,貞觀初期吏治清明,百官清正廉潔,很少有貪贓枉法之徒。
可隨之我大唐崛起,近十年來百姓富足,商賈增多,朝廷國庫也有了結(jié)余。
每年朝廷撥款數(shù)量逐漸增加,修建水利,清理河淤,修橋鋪路,賑濟災民。
可隨之而來的就是貪墨也跟著一起增加。
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近十年來開始的,在金錢面前,人性被照耀的一覽無遺?!?
王玄策一臉的感慨之色,這個問題他想了很久,為什么現(xiàn)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呢?
“你的意思是本王的錯嘍?是本王讓國庫充裕,讓商賈增多,讓百姓富足,可本王沒有讓官員貪墨。”
李慎表情有些古怪,這尼瑪是在說我么?
怎么什么事情都能跟自已扯上關(guān)系。
“王爺誤會了,臣并非說是王爺?shù)倪^錯,臣經(jīng)過思考之后,終于想明白為何貞觀初會吏治清明?!?
王玄策連忙解釋。
“為何?”李慎也很好奇。根據(jù)他的了解,貞觀雖然也有貪墨,但官員確實為官清吏,貪墨的一些人很多都是功臣,他們以此來故意犯錯的。
所以他也想聽聽王玄策的總結(jié)是什么?
“窮?!?
“啥?”
王玄策吐出了一個字,李慎沒有聽明白。
“王爺,因為窮,因為沒有錢?!蓖跣咴俅谓忉?。“王爺,臣細細想來,自建國以來,受到前隋的影響,
國庫空虛,百姓民不聊生,王爺也說過叫百廢待興。
當年朝廷都不富裕,國庫里只剩下前隋所留的糧食。
百姓別說是安居樂業(yè),連溫飽都是問題,那個時侯每年都有天災,不知道死了多少人。
朝廷想要賑濟,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那個時侯天下官員大部分出自世家士族,他們見多識廣,哪里會為一些糧食就玷污了自已的名節(jié)。
可如今朝廷國庫充裕,出手自然也就大方,各種寬限下?lián)艿胤?,每次都是一筆巨款。
這就讓不少人禁不住誘惑,生出了邪念?!?
王玄策的一番話說完,讓李慎也陷入了沉思。
他覺得王玄策說的很有道理,原來歷史是那么的相似。
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,正如荀子所,饑而欲食,寒而欲暖,人之性惡,其善者,偽也。
韓非子也說人性本惡,需以嚴法約束。
若是沒有嚴格的法禮約束,讓人釋放出心中的魔鬼,到時世間將淪為地獄,地藏王永遠也出不來。
人們將會成為燒殺搶掠,無惡不作,以殺人取樂,殘殺老人孩子豬狗不如的東西。
“玄策,你果然才智過人,才思敏捷,能夠想到本質(zhì)上的東西,這屬實難得。
那本王問你,依你之見覺得應該如何應對?”
(那個前一張算數(shù)算錯了,我已經(jīng)改完了,請不要侮辱我的l育老師,雖然我也忘了我的l育老師叫什么。)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