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會沒有錢了呢?”
對于紀王府來說,今年還多賺了兩百萬貫呢。
“王爺,青海道那條路,耗費太大了,本來若是我們用徭役的話,會省下一大筆錢。
可是王爺心善,說是百姓不容易,要雇傭。
從蜀地,劍南道,還有去青海的沿途州縣,我們一共招募了三十八萬勞工。
單單是工錢就要四百多萬貫,還有每天的吃食一年也要幾十萬貫。
還有沙石,工具,精鐵,水泥,工匠的帳篷,被褥,等等也有三百萬貫左右。
所以年底我們需要結算近八百萬貫。
紀王府一年的收益也不到八百萬貫,這還是一年,明年恐怕也得這個數(shù)。
王爺,還是早做打算為好?!?
王洪福也是有些發(fā)愁,賺錢是賺的挺多。
可是紀王也太能折騰了。
好好的徭役不用,非要招募,工匠的錢比材料錢花的還多。
他雖然是大掌柜,但紀王決定的事情,他也不敢勸。
“這么多錢?”
李慎也懵了,修一條路怎么比建座城還貴。
一年就八百萬貫,人工費這么貴么?
難怪他老爹不愿意廢除徭役這一項。
“啟稟王爺,不用徭役,雇傭百姓,確實是件大功德的事情,
但是這里面重點是王爺給的工錢太多了。
一個月一貫錢,還要包他們吃。
這在大唐都找不出第二家,這也是為什么百姓聽說紀王府招供,提前幾個月走數(shù)百上千里也要來的原因。
長安普通奴仆一月一百五十文最多不超過三百文。
伙計一月二百五文到五百文,
只有掌柜一級的才會一貫錢以上?!?
王玄策提醒道。
“是啊,王爺,長安城的工錢就已經(jīng)很高了,能夠一年賺十貫錢以上的,都是掌柜管事。
普通工匠,或者奴仆,伙計,哪里有這么高的工錢。
就算是我紀王府的工坊,普通工匠也才五百文,有手藝的工匠根據(jù)手藝,
五百文到一貫錢不等。
掌柜和管事才一貫以上。
這在全大唐就已經(jīng)給是最高的工錢了,長安城附近的州縣百姓,很多人都想要到我們工坊上工。
附近州縣百姓家中只要有小娘子的,都想要嫁到我們四個莊子來。
所以,王長史說的沒錯,王爺你給的工錢太高了,其實五百文就行?!?
有王玄策在前,王洪福膽子也大了起來,說出了自己一直想要說的話。
紀王就是瞎搞。
“是么?本王給的工錢高了?
長安城的工錢這么低么?一年工錢才兩三貫錢。
我們自己的工坊低級工匠一年的工錢才六七貫錢,是不是有些低了啊。
六七千文能買個屁啊?!?
(奢侈品我瞎說的啊,說的不對,就是瞎編的。純屬虛構,沒有巧合。
但是封建社會這個可是真的,穿越大軍這么多,還是往權貴身上穿吧。
普通百姓,哪怕你是一個普通的縣令,也活不了多久。
你發(fā)明什么,本王都會派人把你抓住,說你偷了本王的東西。
然后把你軟禁起來,給本王賺錢,讓你做一個會下蛋的雞。
這個萬惡的封建舊社會。散會?。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