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.....我的意思是說除非我不上,若我是上了....”
“跟沒上一樣?!?
“.......”李慎徹底無語。
“行了,別在那說大話,這些話你跟其他人說行,跟朕說這些,你是覺得朕不夠了解你么?”
李世民輕蔑的看著李慎說道。
“阿耶若是沒有什么吩咐,兒就告辭了?!?
李慎決定以后不跟自己爹說話了,太氣人了,太能懟人了。
“真問你,這件事應(yīng)該如何處理?”
李世民又重復(fù)了一遍。
“兒都說了,一切由阿耶定奪,這乃是國家大事兒不參與,也不懂?!?
李慎才不愿說什么呢?
“你可知若是開戰(zhàn),你這個要邑以后就不能做為互市來用了。
到時候就要交給朝廷,作為朝廷的門戶。
吐蕃跟高句麗不同,地形多變,人口又比較稀疏。
所以想要攻占吐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這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?!?
說到正事,李世民也是一臉的嚴肅,要邑說到底還是李慎出錢建的,若是開戰(zhàn),
李慎的錢可能就要白花了。
“阿耶是擔憂朝中的大臣們反對討伐吐蕃?”
“沒錯,朝廷討伐吐蕃會很長時間,可能一年,也可能是幾年。
朝廷要一直支撐這場戰(zhàn)爭,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會很大。
雖然這些年稅負增長很多,但朝中的大臣們一定會反對的。
就連朕討伐高句麗他們都反對,無論是當初的魏征,還是房玄齡,包括長孫無忌在內(nèi),都上折反對過?!?
李世民點點頭,他當了這么多年皇帝,對于朝中的大臣和朝堂局勢非常了解。
無論皇帝想要干什么,肯定是有人反對的,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反對而反對。
這章沒有結(jié)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!因為如果能夠駁倒皇帝或者皇帝聽從他的意見,那他就可以被記錄在史冊里。
他們才不會管什么利益不利益,只要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都能反對。
李慎也深深知道這一點,文人的風骨都是騙人的。
“那阿耶的意思如何?難道就這么算了?他們派兵截殺阿耶必須要報此仇?!?
李慎其實也想要報仇,建城的錢從哪都能賺回來,對李慎來說錢花出去也是一件好事。
而吐蕃早晚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早點收回也有好處。
如果占領(lǐng)了吐蕃,大唐向西域各地就方便多了。
從吐蕃可以直達天竺。
“這個就需要朕回朝之后跟眾大臣商議,不過朕倒是想要聽聽的想法?!?
李世民對李慎的想法很重視,李慎有時候說的想法,往往都是奇思妙想,有獨特的見解。
李慎想了想說道:
“阿耶,那兒就說實話了,我們想要征服吐蕃確實很困難?!?
“哦?這是為何?”
“阿耶,難道你忘記兒說過的高原反應(yīng)了么?
如今能夠征戰(zhàn)的也就我們都護府的將士。
他們在這里待了兩年多時間,可若真的深入吐蕃,會不會有反應(yīng)我也不敢保證。
深入吐蕃地理環(huán)境惡劣,地形復(fù)雜,想要吞并吐蕃不是短時間之內(nèi)就能夠完成的。
若是派遣后方的府兵進攻,會有很多將士受不了高原反應(yīng)命喪于此。
到時候會折損很多人。”
喜歡貞觀小閑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