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沒有想到,老十玩鬧一般折騰了十余年,如今卻讓我大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四海升平,百姓安居樂業(yè)。
無需再為糧食擔憂,哪怕遇到災年也不再懼怕百姓會餓死。
高明,元正過后,你可下達詔令,暫時廢除釀酒的禁令,
既然糧食充足,那就不需要禁令了。
我們下一個目標,就是讓百姓生活更加富足,有酒有肉。
這不也是那個逆子一直想要讓的么?”
李世民喝了一口茶水,對李承乾說道。
李承乾立刻起身領旨,
“是,阿耶,兒元正過后就下達詔令,
只是這樣一來,兒擔心讓糧食價格漲起來。
谷賤傷農,米貴傷民,若是米價太高,兒怕百姓承受不了,民間動蕩。”
李承乾說出了心中的擔憂,自古以來便是如此,不少權貴借機糧食漲價,百姓民不聊生。
不過他說完后,李世民卻是一臉的輕松模樣,他拿起茶壺給李承乾倒了一杯茶,
然后又給自已倒了一杯茶,才開口說道:
“高明,你多慮了。”
“多慮了?還請阿耶賜教?!崩畛星汇叮B忙請教。
“哈哈,這個也是朕從那逆子處得來的,你可聽聞普通百姓有買米的?”
李世民哈哈一笑回道。
“百姓不買米?”李承乾有些不解,不買米吃什么。
“唉,這也難怪,你我一直在這深宮之中,怎能l會百姓疾苦,也就老十出宮早。
王德,你家以前可曾買過米?”李世民看向王德,
王德笑瞇瞇行禮道:
“太子殿下,老奴自小務農,家中從未買過米。
每年收完糧后,最先交租,剩下的糧食都會留下來供一家老小食用。
我們莊子都是如此,老奴家十余口人,就指著收的糧食過活。
其實不單單是老奴家,大部分耕種的百姓家都是如此。
若是趕上豐收年,也要先精打細算預留出一年的吃食,在拿多余的糧食換取布匹或者菜食。
當年前隋暴政,百姓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食,如今老家來信莊里過節(jié)都會買一些肉食。
這里面功勞最大的就是紀王殿下?!?
“原來如此!”李承乾這才恍然大悟。他也聽李慎說夠普通的百姓不買糧食。
“高明,你可明白了?
老十應該是出了宮后,去了他的莊子才知道這些的,普通百姓會給自已留余糧。
而生活在城中的百姓,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家底。
在城中也有很多活計可讓,工錢足以讓他們養(yǎng)家糊口過上好日子。
再者,你別忘了,朝廷還有幾千萬石的糧食。
若是有人抬高糧價,朝廷自然會出手,朕就不相信,哪個糧商手里的糧食還能有國庫多。
朕建造這么多的義倉難道是擺設么?”
對于李世民來說現(xiàn)在根本就不需要用什么強硬的手段來治理糧商。
以前糧商漲價,李世民都會派人去治罪,不過很多糧商背后都是大家族,大貴族支持。
他們有很多借口可以逃脫罪責。
可現(xiàn)在不通了,李世民手里有糧,心中就不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