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泰沒有說話而是思考了片刻搖了搖頭。
“你們世家把事情想得太簡單,我與晉王在此也只是輔佐政事,外城所有事宜我們都不能插手。
紀(jì)王臨走的時候說了,他都已經(jīng)安排妥當(dāng)。
所以這件事我們很難幫你們。”
剛剛這三人代表世家來拜訪他,開始還沒什么,后來崔仁禮提了一個請求。
希望李泰和李治幫忙,能夠給他們開具憑證,讓他們的貨物可以過關(guān)。
并且承諾事成之后給他們好處。
李泰當(dāng)然不是傻子,先不說他有沒有這個權(quán)利,就算是有,他也要考慮一下這對他有沒有什么危害。
這里可是李慎的地盤,他們的一舉一動很有可能被李慎掌握。
而且李泰心中也是不屑,這些世家的人也太狂妄了,難道這些年還沒有被老十磨平棱角么?
既然想要跟自己合作,還不說出實情,至少也要知道他們運出去的是什么。
“魏王殿下,如今紀(jì)王不在要邑之中,你二人身為親王還不是你們說了算。
難道這些面的人還能夠不聽從二位親王的號令么?”
另一個人插到,這人是王家的代表,叫王青,也是青海要邑的王家的主事人。
李泰看了他一眼,這話明顯有挑撥離間之嫌。
“呵呵,王管事這話說的可不對,來之前,陛下有旨,這里的大小一切事務(wù)都要聽從紀(jì)王殿下安排。
我二人來此也只是輔佐紀(jì)王,如今紀(jì)王已經(jīng)安排好了。
我跟晉王若是胡亂插手,豈不是讓我倆抗旨?
紀(jì)王回來之后必定會上報朝廷,彈劾我倆抗旨不遵。
這等大罪我二人可承擔(dān)承擔(dān)不起,你們還是另尋他法吧。”
李泰呵呵一笑,根本就不為所動。
三人互看一眼,然后崔仁禮說道:
“魏王殿下,我們明人不說暗話,我們今日來也是代表五姓而來,我們都知道,二位跟紀(jì)王有過節(jié)。
這章沒有結(jié)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!我們跟他也有過節(jié),若是能夠在要邑里給他找點麻煩何樂而不為?
畢竟我們有共同的敵人,你們也不想看到紀(jì)王今后一家獨大吧?”
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,他們找李泰也是因為他們倆跟李慎都有過節(jié)。
一旁的李治冷眼旁觀,他沒有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,這里有李泰在,不需要他說話,
不過他心中也在盤算著什么。
“你們說錯了,我們跟老十有過節(jié),也是我們兄弟之間的事情,你們畢竟是外人。
而且,若是本王沒有猜錯的話,你們只能代表崔,王,盧,鄭四家,
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恐怕不在你們之列吧?”
李泰輕蔑的說道,如今的五姓七望已經(jīng)不是一個集團了,
這還要歸功于偉大的紀(jì)王殿下,在他不斷的坑騙中,造成五姓不同規(guī)模的損失。
也讓這七家中間慢慢的出現(xiàn)了隔閡,而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因為被視為皇族,所以近年來已經(jīng)退出世家針對紀(jì)王府的行動。
這也讓他們保存了實力,但長時間的不合作也造成跟其余五家有了間隙隔膜。
“沒錯,確實沒有李家,不過我們五家已經(jīng)夠了,人少分得的財富也會變多不是么?
聽說晉王殿下的晉王府被紀(jì)王坑騙的家徒四壁,難道晉王就不想在重新聚攏一些財富么?”
(原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的祖先都是姜尚的后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