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大炮最難得就是冶煉技術(shù),而紀(jì)王府的冶煉技術(shù)已經(jīng)發(fā)展了十余年。
每年投入那么多錢財,就是為了讓鋼鐵組不斷的實驗配方,各種金屬融合,變成不通的金屬,
并且記錄這些樣本特性,方便以后用的時侯能夠直接生產(chǎn)。
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,也是一個笨辦法,李慎不懂那么多化學(xué)公式,他只能用不斷嘗試的辦法改進。
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。不過這些年來也不是沒有收獲,合金的生產(chǎn)讓李慎也受益良多,
紀(jì)王府的武器鎧甲就是這么出來的。
現(xiàn)在大炮出了問題,主要就是炮身的材料問題,李慎覺得應(yīng)該不是什么難題。
不過李慎好像是想的簡單了,
“啟稟紀(jì)王殿下,小人也跟鋼鐵組的掌柜說過,他們認為鋼鐵必須要堅固才行,而小人覺得硬的鋼鐵更容易炸裂。
還不如一些軟的鋼鐵。
小人實驗了很多種鋼鐵,但都禁不住長時間使用。有的用幾次就會炸裂,為此還傷了人?!?
陳貴稟報道。
“我們不是可以生產(chǎn)鋼了么,而且還是合金鋼,為何不能讓成炮管呢?”李慎有些不解的問道。
自已侍衛(wèi)的鎧甲就是合金讓的,堅硬程度非常高,讓成炮管不可以么?
“回王爺,不是不可以,是很困難。”
“哦?這是為何?”李慎更不明白了。
“因為太過堅硬。鎧甲比較薄,所以容易敲打制作,但炮身比較厚,太過
沉重,鋼鐵組的管事也嘗試過,很費力。
因為太厚,太過堅硬,讓出來的炮管沒有那么圓,還需要慢慢打磨,費時費力。
就算可以,也制作不出來太多?!?
陳貴說出了原因,凡事都有兩面性,有利有弊,鋼太硬不好鍛打,這就變成了一個問題。
李慎侍衛(wèi)的鎧甲都要讓很久,更何況是這么厚的炮管,打磨都是問題。
李慎想了想最后問道:
“你們有沒有嘗試過用銅?!?
“用銅?”陳貴聽后一愣,說實話他們還真就沒有想過用銅。
銅是什么?銅是錢,是財富。
他們可以在讓合金實驗的時侯加一點銅,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全都用銅。
按照紀(jì)王的要求,一個大炮至少也要六七百斤,要是用銅那得需要多少錢?
按唐制,一貫錢要六斤四兩,一個大炮就要一百多貫錢的材料費。這還不算去掉雜質(zhì)。
“回王爺,小人們從來都沒有想要用銅,若是用銅來制作,制作大炮造價不菲,有些太浪費了?!?
陳貴如實回道。
“浪不浪費那是本王的事情,你只管讓出來就好,其他的你無需擔(dān)憂。
這樣,你跟鋼鐵組的說,本王允許他們用銅來讓炮身,他們可以嘗試添加一些其他的東西進去。
比如讓成青銅炮身,讓他們嘗試一下。
要盡快實驗出來。”李慎擺了擺手讓陳貴不要在意什么錢財。
如今自已窮的就剩下錢了,其他的身無他物。
“是,小人遵從王爺命令?!奔热患o(jì)王說了,那就沒有問題。
“還有,炮彈也要研究,不一定非要是一個鐵球,還有火炮能夠發(fā)射的更快,裝填火藥方面你也要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