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圓測法師剛剛說的確實(shí)有道理,本王對佛門中事不甚了解,
所以有不對的地方,還望玄奘法師指出。”
李慎笑呵呵的說了一句。
“紀(jì)王殿下重了,世人都說王爺才華橫溢,學(xué)富五車,對事物都有獨(dú)到的見解。
剛剛王爺所也頗具佛禮,其中蘊(yùn)含著禪意。
正如王爺看到的,的確有一些僧人四處辯證,以求名望。
這就是犯了戒律中的貪。
這其中的度,也就只有靠自已一顆佛心把控?!?
玄奘沒有狡辯,大方的承認(rèn)了這一點(diǎn)。
論證本來就是修行的之一,但其心到底是為了也只有自已知道。
果然是高僧,李慎心中暗道。心如止水,古井不波。
“玄奘法師,本王確實(shí)貪欲太強(qiáng),對錢財(cái)有一些執(zhí)著。
今年本王在陛下那里損失慘重,不單單是百萬錢財(cái),還被陛下打了十幾次。
每次都是遍l鱗傷,讓本王的內(nèi)心和肉l承受雙重打擊。
所以今日才來貴寺專程找玄奘法師解惑,尋求解決之法,還望玄奘法師不吝賜教。”
李慎把自已今年的悲慘遭遇說了一遍,他來這不就是為了哭訴衷腸的么?
哪怕是解解心寬也好。
李慎的語氣很是溫和,也客客氣氣,可是玄奘聽后心中無奈,果然還是來了。
上次李慎一句我想謀反,就把差點(diǎn)破了玄奘的心境,當(dāng)時還是因?yàn)橛斜菹略凇?
這次紀(jì)王又要玩這個套路么?
上來就提陛下,還讓自已出個解決的方法。
難道他還指望自已給他條明路,讓他把陛下殺了么?
這不是大逆不道,倒反天罡了么?
可是除了這個辦法,還能有什么辦法?
“怎么?難道就連玄奘法師都不能給本王解惑嗎?”
看到玄奘陷入了沉思,李慎連忙問道。、
聽到李慎的話,玄奘抬起頭打了一個佛禮:
“阿彌陀佛,紀(jì)王殿下,其實(shí)貪念是由心生,而貪念是所有煩惱的根本,
貪而不得生嗔,貪而不欲他有生妒。
凡人的貪念,無非是財(cái)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所謂欲令智迷,利令智昏,貪心一重,安樂就再也難覓。”
玄奘并沒有直接回答李慎的問題,沒有給出什么方法,他也不敢。
說的也不無外乎是佛經(jīng)當(dāng)中的意思。
李慎聽到云里霧里,不過大概意思也是能夠聽明白的,世人所求都是如此。
就如李治李泰之流,不也是貪圖權(quán)利么?想要坐上那個位置。
“法師說的不錯,貪而生欲,一切都是由貪念而起。
本王的確有些貪欲,想要的太多,應(yīng)該受些磨難?!崩钌鼽c(diǎn)點(diǎn)頭,反思自已的過錯。
玄奘看著李慎搖頭道:
“紀(jì)王殿下,世人皆是如此,這是人性。
所以才有人皈依我佛,修習(xí)佛法,想要超脫世俗之苦。
王爺之苦也在貪欲,其實(shí)若是換個想法,陛下乃是王爺?shù)母赣H,王爺秉承孝道,才會送給陛下那么多錢財(cái)。
這是大善也?!?
(圓測是新羅王的孫子,十五歲到長安,圓測卒后,葬于洛陽龍門香山寺北谷。弟子慈善、臟莊,分得部分遺骨葬于終南山。)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