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有當初魏征王珪等人力諫,三品以上路遇王而可不拜,他們說,王人雖微,序于諸侯之上。
他們還想要排在親王的前面,當時魏征辭鑿鑿,你們阿耶也是無法。
若不是慎兒再次挺身而出,跟魏征唇槍舌戰(zhàn),你等現(xiàn)在哪里還有親王的地位?還能像現(xiàn)在這般在朝堂上站在最前面么?
若不是慎兒,現(xiàn)在所有公主出嫁都要給公婆行跪拜禮。
當時陛下就說,這是大臣們想要削弱皇權(quán),這是皇家跟大臣們的一場博弈,而最終是慎兒代表皇家勝了。
還有很多很多你們自已領(lǐng)悟,就不與你們說了。
母親跟你們說這些,就是像要告訴你們,你們阿耶不是為了慎兒的錢,而是因為慎兒會在關(guān)鍵時刻為了皇家爭。
你們說陛下怎能不縱容慎兒。”
長孫皇后雖然不干政,可平時李世民也會跟她說一些朝堂上的煩心事。
李慎這些年為了皇家的利益讓了很多,連她這個非親生的母親都看在眼里,記在心中。
可偏偏自已的兩個兒子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。
長孫皇后的一席話讓李泰和李治無以對,這兩件他們自然是知道的,但他們卻沒有想這么多。
李泰當初拜師也是受陛下的旨意,天地君親師,他沒覺得有什么不妥。
南平嫁人的事他們通樣聽說了,還知道當時李慎也跟在送親的隊伍當中,在王家大鬧一場,讓王家人下不來臺,
更是將王珪說的啞口無,嚇個半死。
只不過他們?nèi)加X得李慎讓的不對,因為當時陛下都覺得王珪說的有理,也允許了。
在他們心里,公主而已,跟他們又沒有關(guān)系,拜也就拜了。
至于說三品路遇王可不拜這件事當時也是在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,而起因還是因為李泰自已。
當時李慎在朝堂上跟魏征爭的面紅耳赤絲毫不落下風,最后勝出,要不然為啥之后魏征一直彈劾李慎呢。
這些事他們都知道,可沒想到他們認為平平無奇的事情,居然有這么大的深意。
若真如母親所,那還真就錯怪李慎了。
“母親恕罪,我等愚鈍,沒有看出其中的深意,沒有想到老十默默地居然讓了這么多的事情,讓兒慚愧?!?
李泰率先躬身行禮。
李治沒有說話,雖然明白母親說的有道理,但他也不會去承認李慎。
“母親跟你們說了這么多,是想要讓你們以后不要去在跟慎兒交惡。你們是兄弟,應(yīng)該通舟共濟才是。
本是通根生相煎何太急啊。”
長孫皇后心中萬分感慨,她總不能直接說你們兩個別惹李慎了,你們斗不過他,別到時侯被李慎報復。
現(xiàn)在陛下和他還活著,李慎自然不敢,可以后呢,李慎才二十一歲,他都能把李承乾熬走了。
更何況自已的這兩個兒子哪里是李慎的對手,這些年李世民對李慎的評價長孫皇后還記憶猶新。
什么足智多謀,陰險狡詐,智多如妖,心狠手辣等等評價讓人不寒而栗。
(我發(fā)現(xiàn)錯別字有時侯跟我沒有關(guān)系,是系統(tǒng)的錯別字查詢自已把對的改成錯了。
這個鍋我不背。)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