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狐貍,李慎心中暗罵了一句,硬往自己頭上扣帽子,早晚治理你。
李慎看著長孫無忌開口道:
“有沒有問題本王不知道,本王從不參與國事。
不過這些州縣里面有多少是推舉上來的,恐怕趙國公比我清楚。
才高八斗?會作幾首詩,會寫幾篇文章,就是才高八斗了?
真是可笑,吟詩作對要是能夠造福百姓,那還種什么糧食,大家一起吟詩作對喝西北風(fēng)好了。
為何還要開科舉取士呢。
要我說,還不如”
說到這李慎一頓,
“還不如什么?”李承乾問道。
“還不如還不如想想怎么為朝廷辦事?!?
李慎本來想說還不如取消推舉制度,可是他硬生生的憋了回來。
取消推舉制度事關(guān)重大,這關(guān)乎到所有貴族的利益,推舉制度可是貴族的福利,或者說是特權(quán)。
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。
若是李慎說出來,那得得罪多少人啊。
他才沒有那么傻。
不過三公各個都是老奸巨猾之輩,李慎雖然沒有說出來,但三人全都明白李慎的意思。
長孫無忌嘴角帶笑看著李慎。
“紀王,那你說說這個計劃要如何寫呢?”
李承乾坐在上面問道。
李慎想了想,自己王府的產(chǎn)業(yè)跟朝廷肯定是不一樣,不過應(yīng)該差不多吧。
看到李慎猶豫,馬周說道:
“還望紀王殿下不吝賜教。”
李慎行了一禮后說道:
“太子殿下,這個臣也不是太懂,不過我可以說說我們紀王府是怎么做的?!?
“紀王府?”
三人一愣。
這時李承乾微微一笑:
“諸公可能不知,本宮這計劃一說,就是出自紀王府,
陛下在一次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了紀王府每到元正就會將下面的掌柜召集起來。
就如我們大朝會一般,叫叫什么總結(jié)大會。
每個人都要做全年的總結(jié),還有明年的計劃。
不過本宮并沒有參與過,所以具體是什么本宮不知道。
陛下見了以后覺的頗為新穎,雖為商賈之道,但若稍作改動便可用在朝政之上。
所以今年第一年開始嘗試,結(jié)果真的高下立判。”
李承乾簡單的解釋了一下這個明年計劃的來歷,三人才恍然大悟。
他們就說這么新穎的東西怎么這么熟悉,原來是出自紀王府。
那就沒有什么奇怪的了,紀王府經(jīng)常會有一些新鮮的事情,或是名稱出現(xiàn)。
比如商賈里現(xiàn)在說的股份一詞,就是出自紀王府,還有招商,開會等等詞匯。
只是他們都不敢說不好,因為李承乾說了,這件事是陛下發(fā)現(xiàn)的,覺得不錯,所以才執(zhí)行。
他們可不是魏征,敢跟陛下硬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