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自己老爹這么生氣,一旁的李承乾好奇的拿過奏疏打開一看。
奏疏上的字跡工整,蒼勁有力,鋒發(fā)韻流,不用想就知道是紀王府長史王玄策的筆跡。
就他那個弟弟可寫不出這字來,傳說中紀王那一手狂草,世間無人能夠超越。
表達了紀王內心的狂傲,和對生活的放蕩不羈,已經(jīng)自成一體。
跟王玄策的字跡格格不入。
而且格式還很工整。
開頭是奏請?zhí)?,然后以臣自稱,內容為身體不適,肚子絞痛,故要去東山醫(yī)學院診治,拜請?zhí)硬枚ā?
寫的還挺可氣,李承乾猜想也是王玄策起的稿。
若是他那個弟弟寫,絕不會這般工整,他都能夠想象的到,要是李慎親筆寫,一定是這樣:
‘小弟有禮,大兄我肚子疼,得去看病,看完就回來,不要告訴阿耶,切記?!?
什么格式不格式的,用李慎的話說我能給寫就不錯了。
內容看完李承乾沒有覺得什么不妥之處,肚子疼看個病很正常。
只不過當他看到下面的落款和結尾日期的時候,也是忍不住撓頭。
上面的日期居然是明天。
難怪他老得會說李慎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還能預測到明天肚子疼。
這個老十,出去玩就出去玩,奏疏送來這么早干嘛。
不過他細想一下也是李慎倒霉,平時他老爹也不在這里,送來也就送來了,
看一眼知道什么事,李承乾就不會再理會。
可今天趕的巧了,正好他老爹在這里,禁足期間出去,被抓了一個現(xiàn)行。
“啟稟陛下,紀王殿下今天就有些不舒服,只是想忍一忍看看,若是明日還不好,再去醫(yī)學院。
所以才會提前送來奏疏,若是好了,就不去了。”
石頭死了一百萬腦細胞之后才想到了這個借口。
“呵呵,是么?那為何不傳太醫(yī)?
難道宮里的太醫(yī)還比不上醫(yī)學院的大夫么?”
李世民冷笑一聲。
石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,這話他真的沒有辦法接,
太醫(yī)署的太醫(yī)都要到醫(yī)學院去培訓學習,以前的太醫(yī)令李修為還是醫(yī)學院的副院長。
無論是醫(yī)療設施還是大夫的水平都要強過太醫(yī)署。
可這話他不能說。
皇帝用的必須是最好的,哪怕不是,也要說是。
不然皇帝的尊嚴何在?
“啟稟陛下,太醫(yī)當然天下最好的大夫,不過紀王殿下說太醫(yī)是給陛下瞧病的。
他只不過是一個親王,身份不對等。
總是勞煩太醫(yī),會讓外面的人說閑話,說王爺享受的待遇太高了,跟陛下一樣。
那對陛下和王爺?shù)穆曌u都不好。
王爺說他得的又不是什么大病,去醫(yī)學院瞧瞧就可以?!?
石頭說的很得體,紀王不過是一個親王,老用太醫(yī)不太好,有點越權的意思。
到時候外面?zhèn)饕恍┝黩阏Z對大家都不好。
李世民聽到石頭的話點點頭,對石頭的回答頗為滿意。
自己那個逆子雖然愛闖禍,不過還是知道進退的。
知道自己什么事情該做,什么事情不該做。
“阿耶,十弟說的對,總是用太醫(yī)難免不讓人非議。
而且十弟在家已經(jīng)禁足一個多月了,出去走走也好,
以他那個好動的性子,在家憋了這么久,恐怕都會憋出毛病來了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