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恭迎陛下。”
李慎帶著李世民走進交易所,里面負責人帶著所有人員站成幾排一同行禮迎接。
李世民讓李慎帶著他看了看是如何制作的憑證。
“這就是你們紀王府出的紙?”
拿起一張憑證,李世民好奇的問道。
“回阿耶,是的,這個是經(jīng)過我紀王府不斷的嘗試研究,制作出來的一種紙上,
他比寫字用的紙更厚,更結(jié)實,入手的手感一摸就能夠摸出來,
這里面的配料都是從最南邊弄回來的,其他人肯定仿造不了。
他們就算是研究至少也要一年時間,到時候我們已經(jīng)不用這種紙了。
兒做了六種不同材料的紙張,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次。
更換之前連這里的官吏都不知道,可以大大的避免造假?!?
李慎耐心的給李慎介紹了一遍,這可是他們紀王府的智慧結(jié)晶。
“嗯,很好,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他們走私。
到時候只要查出來沒有憑證的,都可以認定是走私?!?
李世民點點頭說道。
“敢問紀王殿下,若是商賈把憑證丟失了又要如何處理?”
這時長孫無忌過來詢問道。
“這個確實有這樣的案例,我們也做出了相應的方案,簡單點就是給他們補。”
李慎解答道。
“老十,可若是對方假冒丟失呢?然后再開具一份憑證,到時候豈不是可以運送兩批貨物,
這樣不就是走私過去了么?”李泰抓住了重點。
“嗯,這個我們也找到了解決方法。
阿耶請看。”
李慎拿著單子,指著下面的一排數(shù)字說道。
“這個就是紀王府正在用的數(shù)字,用簡單的方法記錄,每一張憑證的數(shù)字都是不一樣的。
這個在印刷的時候就經(jīng)過了第二遍印刷,把數(shù)字印刷了上去,雖然費時費力,
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也只能這么做。
補辦憑證不會立刻下發(fā),而是會在第二日下發(fā)憑證,一日內(nèi)必須過關(guān)卡,
不然憑證作廢。
他們以前的憑證,我們這里都存有記錄,把他們以前憑證的數(shù)字號碼派快馬送到關(guān)卡處。
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這個數(shù)字的憑證立刻抓起來,沒收所有貨物。
我們也不是所有的都補開憑證,只有三天內(nèi)交易的才會補開憑證,
過了三天我們就不負責了,而且我們還收費,加收一成的手續(xù)費?!?
李慎詳細的把過程說了一遍。
這也是他想出來的,交易完成開具憑證,三日內(nèi)丟失可以補發(fā),三日后就不管了。
交易完三天你都不走,是不是有什么企圖?
要么你就等你要走了在開具憑證。
“唐人也是如此?”李世民問道。
“哦,唐人要比這寬松很多,主要是吐蕃也沒有什么值得走私去我大唐內(nèi)陸的。
不過手續(xù)費還是要交一點的。
這也是為了讓他們重視起來?!?
李慎剛剛說的都是針對吐蕃人,唐人肯定不會這么做。
李世民點點頭,又四處看了看,問了一些大致的流程,然后跟著李慎來到大唐第一錢莊。
錢莊比交易所更加富麗堂皇,畢竟是有錢的地方。
里面有單間,還有大廳服務區(qū)。
“真聽說,你開了很多飛錢給商賈,有這個事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