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玄策,我們修路吧,我們把全大唐所有的州縣都連接起來,路好走了,之間的距離也就近了。你說對不對?!?
李慎突然對著王玄策說道。
人與人之間的關(guān)系從來都不是因為距離,
“修路?”王玄策驚訝。
“王爺,今年我們已經(jīng)計劃修兩條路了,王掌柜這個時候應(yīng)該已經(jīng)開工了。
若是全大唐一起修,我們王府沒有那么多的錢財啊。”
李慎想了想,
“我們可以讓朝廷出錢,不能我們修路讓朝廷撿便宜,這群該死的腐儒,他們一點遠見都沒有,
就知道安于現(xiàn)狀,有利益就沖上來,要付出的時候就誰都不同意。
不行,本王得想個辦法讓這些人出點錢財行。”
李慎現(xiàn)在對封建社會的文官有很大的意見,但凡頒布國家政策,只要是對他們有利的,他們就大力贊同,推廣,
若是對他們沒有利的,或者是損害他們利益的,哪怕是對天下百姓有利的事,他們也都反對。
這是李慎最痛恨他們的原因。
“王爺,讓朝廷出錢可能有些困難,如今朝廷對高句麗的戰(zhàn)事已經(jīng)有一年多了,花費的錢財也應(yīng)該很大,
他們估計不會出錢修路。
弄不好還會有人建議讓王爺你出錢呢?!?
王玄策對朝廷的事也是知道一些。
“玄策,這個就要想一個計謀了,其實讓王府修路也不是不可以,我們也可以在這上面賺到錢。
只是就讓王府出錢修,本王心里不平衡。
而且若是王府把路都修了,王府在民間的聲望會很高,
這違反了本王的初衷,凡事要低調(diào)。我們可以在王公貴族中攪風(fēng)攪雨,但是不能在百姓中樹立威信?!?
這是李慎做人的基本原則,民間威信太高,那才叫危險呢。
王玄策聽后也不再多說,也跟著李慎一起想辦法。
李慎的隊伍走的是陸路,其實按照速度來說,李慎坐船走沿海會比陸路時間上會快很多。
雖然在距離上陸路要近一些,但是陸路確實不太好走,嶺南多山,很多都要繞著山下走一大圈才能夠過去。
李慎的隊伍用了二十多天才出了嶺南道地界,到達了江南道。
江南乃是魚米之鄉(xiāng),但是李慎此刻也沒有心情欣賞了,他就想快一點回長安。
又經(jīng)過了一個多月的趕路李慎的隊伍到達了長安。
前后走了兩個月的路程。
看著眼前的高大城墻李慎恍如隔世,李慎現(xiàn)在都恨不得貼著城墻親兩口。
這倆月李慎坐馬車都快吐了,騎馬還屁股疼,怎么都不舒服。
這讓李慎更加堅定要修路的意愿,有時候遇到下雨,道路泥濘,馬車說陷進去就陷進去。
“王爺,魏王跟晉王在前面?!笔^低聲道。
“魏王晉王?”李慎疑惑,就算是十里長亭迎接,不是應(yīng)該李承乾來么?
“王爺,這個時候太子殿下可能去了高句麗?!蓖跣咛嵝训馈?
“對,大哥應(yīng)該去高句麗了,唉,你說我阿耶會不會也讓我去高句麗。
我還是什么狗屁東征大都督呢,督軍一職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