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騎兵與破奴軍重甲步兵鬼刀隊之間的戰(zhàn)斗,得益于破奴軍利用夜間填平的蒙古人挖掘的障礙地帶,蒙古騎兵從北方營門出擊時可以快速整隊出擊。李晨部炮隊二百弩炮中的一百門,專門對付出擊的蒙古騎兵,他們在蒙古騎兵沖出營門的瞬間,就開始進行火力封鎖。
最后三千蒙古騎兵只有不足五百沖出了炮火,約一千騎兵被開花彈撕成碎片,另外沒沖出營門的騎兵轉(zhuǎn)身遠離這**的地域。要說蒙古人這個馬背民族,駕馭戰(zhàn)馬的能力還是很強,這五百幸運逃過一劫的騎兵在接近破奴軍鬼刀隊的過程中,全都把身體埋藏在馬身一側(cè),減少了暴露在馬背上的身體,進而減輕了破奴軍火銃攻擊的傷亡。
破奴軍對于蒙古人的這種戰(zhàn)法早就在訓練中進行了專門訓練,打人不容易打著,那就連戰(zhàn)馬一起打。二千火銃兵打擊戰(zhàn)馬這種大目標,準確性還是很高的,二輪火銃鉛彈下去蒙古騎兵馬隊騰起一片片血霧,人喊馬嘶混雜塵土瞬間又被血色水霧降塵。偶爾站起的蒙古戰(zhàn)兵也失去了繼續(xù)作戰(zhàn)的勇氣,失魂落魄地在尸橫片野的戰(zhàn)場游蕩。
蒙古騎兵的沖擊,并未打斷破奴軍投擲土袋的熱情,僅僅一個半時辰三個離蒙古西北寨墻三十丈遠的土山就堆砌完畢。隨軍輔兵向這三個十丈左右山包后運輸捆扎好的火藥桶,為報復蒙古人用投石車投擲火球?qū)ζ婆娫斐傻膫?,破奴軍李晨部專門制作了五百個內(nèi)置動物油脂的火球。這種火球的制作方法,破奴軍也是跟蒙古人學到的。
破奴軍張大帥痛恨明奸那是人所共知的事實,可大家并不知道,張大帥喜歡蒙奸。在張大帥看來蒙奸有其可愛之處,就在于蒙奸熟悉蒙古人的生活習性,也熟知蒙古人打仗的思路。用蒙奸對付蒙古人,是有效打擊蒙古人的最佳選項。在破奴軍中就有這方面的代表人物哈斯額爾敦,他投靠張大帥那是真心實意地全心投奔。
就拿這個蒙古人投擲的火球來說,張大帥開始還以為蒙古人掌握了什么新式武器,可哈斯額爾敦輕輕松松就解開了謎團。蒙古人用草原常見的牛羊油脂,包裹成圓球狀,外裹一層干燥牧草就做出了令破奴軍頭痛的火球。既然解開這個謎團,破奴軍當然要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。
蒙古人用投石車投擲的火球重約百斤上下,破奴軍報復火球的重量當然要在三百斤以上,更何況破奴軍捆扎火球比蒙古人更有經(jīng)驗。為達到火球飛奔更遠的目的,破奴軍輔兵在土山東側(cè)用木板做了一個斜坡,就是為火球提速。破奴軍騎兵把土堆建好后,就開始把后方的土袋運至前線,再由鬼刀隊自主修建護墻。待護墻修好后,李晨前往百丈之外的指揮陣位。
身負黑甲的李晨年輕稍顯黝黑面容下神情堅毅,下顎三寸髯須隨風微微飄動,雄鷹一般利目緊盯蒙古人寨墻,他雙腳踩蹬站起身形左右環(huán)顧,見手下破奴軍將士躍躍欲試的戰(zhàn)意,李晨從馬鞍橋處拔出戰(zhàn)刀用力向前一揮。戰(zhàn)鼓在他身后雷響,出擊的牛角戰(zhàn)號回蕩天際。號炮的砰然炸響,引發(fā)破奴軍將士驚天戰(zhàn)號:“戰(zhàn)!戰(zhàn)!戰(zhàn)!”
戰(zhàn)號就是出擊的命令,三個土堆上的破奴軍士兵施放冒起熊熊大火的火藥桶滾滾向前。十數(shù)個帶著死神之吻的火球,歡騰地跳躍著奔向蒙古軍營西北護墻,它們用自身的火焰在寨墻柵欄上傳遞著烈火的熱情,然后用劇烈的爆炸熄滅寨墻的防護功能。與魯?shù)裸y進攻蒙古東面寨墻的情形一樣,巨大的爆炸炸毀了蒙古人的寨墻,由于爆炸力向四周擴散,在地上的炸坑并不深,這就為破奴軍下一步施放火球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
可現(xiàn)實永遠是骨感地,破奴軍施放的火球并沒有達到預(yù)期效果。由于十丈小山對火球加速十分有限,火球沖入蒙古營寨后在三十丈左右的距離就停止了前進的動力。對于熄滅火球上的大火,蒙古人的經(jīng)驗還是很豐富的,他們拋灑泥土很快就把進入營寨內(nèi)的大火熄滅。李晨部大費周章的火攻戰(zhàn),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(jié)束了。眼見一計不成,李晨拿出破奴軍火攻戰(zhàn)的法寶高燃開花彈,對蒙古大營進行亂射。
李晨深知,既然要放火,就不能在一個地方點火,四處放火才是火攻戰(zhàn)的精髓所在。李晨沒有留后手,三千高硝燃燒開花彈在蒙古軍營一里內(nèi)反復轟擊。這下徹底點燃了蒙古人的熱情,沖天大火讓營寨里的蒙古人跳起了救火的舞蹈,驚恐且撕心裂肺地哭喊聲令天地為之感動。被感動的上天猛地吹出狂風,想熄滅蒙古人的苦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