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間就像一個大風箱,看起來虛空但不窮盡,越是攪動風就越多,用來比喻統(tǒng)治者政令出的越快,敗亡也就越快,不如保持中虛恬靜的狀態(tài),難道這不是在論述治國方法嗎?”
陳天陽輕笑一聲,道:“你這句話又錯了,天地之間是個大風箱,風箱一推一拉之間,便有風一上一下,意思是說,天地之間,有陰陽之氣上下往來。
所謂'天人合一',宇宙大天地,人身小天地,宇宙大天地之間既然有陰陽二氣上下往來,人身自然也不例外,人一呼一吸之間,便有氣血流通上下循環(huán),和天地陰陽相對應(yīng),所以'橐龠'便是指人的呼吸。
至于'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多數(shù)窮,不如守中'這句話,修行人口開神氣散、舌動是非生,開口說話之時,暗中便有神氣耗散,自然要保持中虛恬靜的狀態(tài)。”
眾人紛紛驚訝不已,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解釋方法,但不得不承認,絕對比段老師的解釋更加符合語境,對于他們來說,仿佛打開了新天地。
何香霖都傻眼了,不會吧,陳天陽連《道德經(jīng)》這么晦澀的書,都能完全看懂?
段老師越發(fā)驚奇,陳天陽說的無懈可擊,至少,她找不到反駁的地方,難道,陳天陽的解釋才是對的?
不由得,她心里對陳天陽這位“學生”,產(chǎn)生了一絲好奇。
看到陷入沉思中的段老師,陳天陽繼續(xù)指點江山、激揚文字,道:“你先前說哲學思考的是宇宙最根本的本源,所以華夏沒有真正的哲學,然而恰恰相反,華夏先祖不但在數(shù)千年前,便討論了宇宙的本源—'大道',而且還仰觀天文、俯察地理、近取諸身、遠取諸物,創(chuàng)作出種種方法,將'大道'作用于自身,以期自己能夠得道。_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