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藏王道:“小施主話中的意思,貧僧也是明白的。只是就算是貧僧,到了今日,也難免覺得灰心?!?
陳揚道:“您這一生,一直都在為普渡眾生而奔波,以無上之耐力,愿力,想要普渡更多的世人。然而一切,如今都煙消云散……您的心情,我也能理解!正因為我們都還有七情六欲存在,所以我們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。菩薩您雖是菩薩,但您首先還是一個人,所以您有這種情緒,也是很正常的。”
地藏王長嘆一聲,道:“貧僧自以為已經(jīng)無相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還是著相。雖不愿承認(rèn),但卻無法否認(rèn)這是一個事實!”
陳揚道:“事物的真諦,往往讓人沮喪!就像食物本是美味,可后來發(fā)現(xiàn)食物一旦被吃了,就會化為糞土,如此真諦,豈不殘忍?”
方雪在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,心想這兩人聊的都是什么呀!
神帝卻是若有所思!
地藏王道:“食物的真諦,在于元氣,生命……并非糞土!”
陳揚道:“人們只喜歡承認(rèn)美好,但糞土也是食物真諦的一部分,不可回避的一部分?!?
地藏王微微一怔,隨后也若有所思起來。
陳揚繼續(xù)說道:“菩薩的心思,我很清楚。您這一生,從不為名利所累?!?
地藏王緩緩抬頭,道:“菩薩是一個稱呼,也是一個光環(huán)。地藏王三字,更是一種榮耀!小施主何以覺得貧僧不為名利所累呢?”
陳揚道:“名利不過是小相,我若覺得您為名利所累,實在是大大的侮辱了您。您如今的沮喪,是因為覺得所有努力與堅守,最后變成了虛無。而且人們因為自私自利,走到了今天這一步,還有被拯救的價值嗎?”
地藏王道:“眾生相本就包含了善惡貪嗔癡,自私自利是眾生相的最大特點,貧僧并沒有因此而沮喪。如今貧僧真正覺得沮喪的是,歲月枯榮,本是一種過程。人要善,要惡,要生,要死,都是自然而然的過程,似乎本來就不用插手!貧僧的插手,不過是聊以自.慰罷了。用小施主剛才的話來說,所有的意義,不過是針對自己而的……所以,貧僧何必要去做那些事情呢?”
陳揚道:“所以您陷入了自我懷疑……所有的付出,不過是一種自我感動?”
地藏王道:“不錯!”
陳揚沉默了下去。
神帝和方雪也插不上話。
半晌后,地藏王向陳揚道:“小施主有何高見?”
陳揚嘆了口氣,道:“人一旦否定了自己的信仰,就會無比的沮喪。就算是菩薩您,也不例外。最殘忍的就是,您所想的一切,本也就是事實。事物的本質(zhì),本來就很無趣……整個宇宙的運行,似乎都是無趣的。無趣的宇宙,無趣的地球,無趣的人生。有時候,看清楚了一切,反而不好,大大的不好。鏡中迷霧,更讓人充滿了動力與向往!清醒,是世間大苦之一!”
地藏王道:“小施主說的不錯,那么,小施主可愿為貧僧指點迷津?”
陳揚道:“迷津自可指點,但晚輩也有條件?!?
地藏王淡淡一笑,道:“大悲石?”
陳揚道:“不錯!”
地藏王道:“可以!”
陳揚當(dāng)下便道:“接受沮喪,擁抱沮喪,接受所有的一切。然后,以本心去做任何想做的事。想救人,就救。想普渡世人,就普渡,不想,就什么都不做?;钪且环N恩賜,而不是罪過!可能您覺得佛法大智慧不該如此,但晚輩認(rèn)識一位佛門高僧,為了活著,不惜和至尊命運做交易,淪為其手下爪牙。他的佛法不高深嗎?求生是羞恥的事情嗎?”
地藏王聽了陳揚這番話后,頓時陷入沉思之中,許久之后,道:“阿彌陀佛!”
接著,卻是拿出了那枚大悲石,道:“小施主,拿去吧!”
陳揚微微一呆,隨后歡喜接過了大悲石。又道:“晚輩還希望大師能與晚輩一起……因為解救同伴之事,還需要一位佛法高深的大師!”
地藏王淡淡一笑,道:“在小施主面前,貧僧怎敢自稱佛法高深?小施主,照貧僧看來,大悲石不需要他人幫你啟動,因為你自個就是擁有無上佛法智慧之人?!?
陳揚身子一震,接而卻是恍然大悟!
世間的道理,原本就是相通的。
一切不過如此,如此而已!
地藏王菩薩乃是擁有大智慧之人,也正是因為擁有了大智慧,所以才會陷入一種沮喪痛苦之中。因為事物的本質(zhì),本就是充滿了矛盾與無趣的。
在地球未曾遭遇眼下這般境遇之時,地藏王菩薩未必看不透這一層,只是他有他的樂趣與堅守。而當(dāng)一切真正被毀之后,便是如他這樣的智者也難以脫俗!
佛,到底是什么?
神,又是什么?
仙,又是什么?
說到底,不過是不同的等級,不同的稱呼!
普通的人類,總是在心中幻想著蒼穹之上有無所不能的神佛存在,可以解掉一切苦厄!
但,自有文明以來,苦厄卻是永遠(yuǎn)存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