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日,天氣不錯,秋高氣爽。
是寧王世子蕭洵迎娶顧桐過門的日子。
同樣的,蘇月既沒去顧家送嫁,也沒去寧王府喝喜酒。
不過蘇月也沒閑著,蕭承易前腳出府,后腳繡房就送來一堆繡房就來給蘇月量體裁衣,提前準備過冬的裙裳,蘇月陪嫁里衣服不少,可身子重了,那些衣服都不合身了。
除了給她準備衣服外,還有就是肚子里孩子的衣服,因為孩子會生在冬日,要做不少棉衣,繡房早早就準備上了,畢竟明王府主子是真少。
光是大大小小的肚兜就做了二十多件,還有虎頭鞋,虎頭帽,每一件都精致到蘇月的心坎里去了,拿著就愛不釋手。
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衣服都是給小世子穿的,雖然孩子小不用那么講究,但有這個條件,該講究還是要講究。
見蘇月翻看那些衣服,繡房管事趙媽媽問道,“這些王妃看可夠了?”
蘇月道,“夠是夠了,只是怎么都是給男孩子穿的,女孩子的呢?”
趙媽媽先是一愣,隨即笑道,“王妃的肚子,一看肚子里懷的就是小世子?!?
蘇月摸著隆起的肚子,“萬一是個女兒呢?”
這話說的趙媽媽都接不上。
哪有皇家頭胎不盼著生兒子的,王妃真是一點不忌諱,要換成別人家,要繡房準備女兒的衣服,得氣壞不可。
趙媽媽小心翼翼道,“那奴婢再做幾件小郡主穿的?”
蘇月道,“一樣的準備?!?
趙媽媽連連應(yīng)是,“奴婢回去就讓繡房準備?!?
趙媽媽退下,蘇月看著那些小肚兜,她原還想自己動手繡,可她的繡工比府里的繡娘差太遠了,蘇月就把這份還沒有來得及釋放的母愛給收了回來。
足足兩大箱子的小衣服,芍藥一一展示給蘇月看,正看著呢,外面急匆匆跑進來個小丫鬟,喘氣道,“王妃,不好了!”
喊了一句,小丫鬟嗓音都喘破了,接不上氣。
芍藥問道,“什么不好了?”
小丫鬟緩了下,趕緊道,“剛剛宮里派人來傳話,說是太妃在太后那里中毒了,吐血昏迷了過去,宮里的太醫(yī)沒十足的把握救太妃,讓請?zhí)K大夫進宮……”
小丫鬟不知道蘇大夫就是蘇月,蘇月就是蘇大夫,只想著趕緊請?zhí)K大夫進宮救太妃的命。
蘇月聽到這話,第一時間是擔(dān)心,可很快她就冷靜了下來。
太妃好端端怎么會在太后那里中毒呢?
安樂縣主在太后寢宮里出事,那是她下的毒,是她給安樂縣主的教訓(xùn),而非真的有什么人要安樂縣主的命。
前幾日才發(fā)生慶陽長公主摔倒,被自己砸碎的瓷片劃傷臉的事,今天太妃就在宮里中毒,需要蘇大夫進宮救命。
既然太醫(yī)沒把握救太妃,又知道蘇大夫就在明王府,不該第一時間把人送回來嗎,救人如救火的道理,太后不懂,難道太醫(yī)也不懂嗎?
別是故意給太妃下毒,逼蘇大夫進宮。
蘇月心下這么猜測,但畢竟只是她的猜測,太妃是蕭承易的母妃,雖然不是親生,但太妃對蕭承易的疼愛一點不少,蕭承易對太妃也敬重有加,蘇月可不敢賭。
再者她可以先進宮看看情況再說,蘇月當即吩咐丫鬟道,“讓人準備馬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