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儀極仿佛絲毫不覺得自己說了多荒唐的話,點頭道:“是,燕云十六城與北韓接壤,可地理條件與氣候卻與北韓是兩個極端,若能得燕云十六城,再有穆先生贈予的新良種,北韓百姓定能不再受饑荒之難?!?
晏姝早就料到北韓主動受降不會這樣簡單,但他們想要燕云十六城是她沒有想到的。
燕云十六城的所在之地是一片平原,不算什么軍事要塞,能讓人惦記的,的確只有燕云十六城的平原土地。
晏姝看向公儀極,見他雙眸澄澈,不由問道:“極太子,北韓當(dāng)真是因為穆先生的新良種便愿意臣服景國嗎?”
公儀極愣了一下,很快笑著道:“是也不是?!?
他解釋道:“穆先生有驚世大才,長公主許是還未親眼見過,穆先生研究出來的新良種畝產(chǎn)量達到了六百斤,而普通糧食作物,畝產(chǎn)量只有兩百?!?
“那些普通的糧食作物種在北韓,畝產(chǎn)更是銳減至一百五,北韓苦于饑荒太久,孤與父皇都不愿意見百姓為生存輾轉(zhuǎn)流離?!?
“穆先生說......”公儀極望著晏姝的眼睛,眼神赤誠,“長公主是不一樣的人,孤能與長公主殊途同歸,合作共贏?!?
能得穆先生如此評價的人,他相信不是什么泛泛之輩。
而有穆先生相助,長公主未來成就不可預(yù)料。
若注定有七國合一的一日,北韓如今選擇主動臣服,豈不是省了百姓士兵的戰(zhàn)亂之苦。
這天下,并非掌權(quán)者的天下,而是百姓的天下。
看著公儀極不加遮掩的赤誠神色,晏姝心中有些明白穆桓為何能以“新良種”說服北韓主動臣服。
公儀極道他們是殊途同歸的確沒錯。
他們走的道雖然不一樣,但最終,都是為了百姓。
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直白,晏姝提起茶壺倒茶,將茶杯推到公儀極面前,“太子可還有其他條件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