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正升心里暗自腹誹,不愧是洛邑來的京官,看著年輕,說不定背后有強有力的后臺,這才能許給那些富戶天大的好處,輕易從他們手里拿到銀子。
只可惜他百般打探,也打探不到秦嶺到底許給了那些富戶什么好處。
思及此,史正升忍不住豎起耳朵,仔仔細細聽著秦嶺那邊的動靜。
在長公主面前,秦嶺定然不敢隱瞞,他實在好奇,秦嶺到底許給那富戶什么好處了。
這時候,他聽見秦嶺道:“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,微臣本以為青州富戶會難以對付,不想他們也是性情中人,微臣與他們一番詳聊之后,他們便主動借銀了,且沒有收取分毫的利息?!?
聽到這話,史正升下巴都快掉了。
他沒忍住破口而出,“這怎么可能!那群富戶都是鐵公雞,當初下官讓他們借縣衙千兩銀子應(yīng)急都借不到!”
此話落下,眾人的目光都落到他身上。
史正升縮了縮脖子,聲音連忙放低了,“......下官還許了他們九出十三歸的利息也沒借到。”
九出十三歸,是為借款一千兩,只得九百兩,到期之后卻要連本帶利的歸還一千三百兩,實打?qū)嵉母呃?,如此都沒有富戶愿意借!
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?放他娘的狗屁吧!
秦嶺聽著史正升之鑿鑿的話,心里也不禁有些懷疑。
他生在洛邑富庶之地,并不知北地百姓疾苦,也不知北地富戶是這副德行。
洛邑的富戶們,往往為了得一個好名聲,凡事荊州有各小災(zāi)小難,富戶們都會爭先恐后的捐銀子,生怕落了后。
他料想北地富戶定比不上洛邑的富戶,但只要以名為利,曉之以理,應(yīng)該也不難應(yīng)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