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于贏了!
這一仗打的太過艱難慘烈,勝利實在來之不易。
命太醫(yī)好生照看沈長澤后,郁承急步出了營帳,去料理戰(zhàn)后事宜。
淡金色的陽光灑滿天地,靜靜地輕輕地落在兩軍尸首上,將被血浸染的草原映照的清清楚楚,觸目驚心。
郁承緩步走近,看著二十多萬大軍組成的尸山血海,心中沉重不己。
饒是見過多次且早有預料,郁承還是被深深的震憾到了。這滿地尸首的畫面,他永遠都不會忘。
現(xiàn)下的他只希望這是最后一戰(zhàn),往后都是安穩(wěn)平和,再無戰(zhàn)事。
濃重的血腥味引來禿鷲,成群的盤旋在上空。
郁承瞧見后皺起眉頭,下令讓幸存的將士稍做休息,然后將大昭將士的尸首都清運回去安葬。
入土為安,是世代相傳的執(zhí)念和習俗,也是對戰(zhàn)亡將士的尊重。
然戰(zhàn)亡的將士實在太多,剩下的六萬將士便是不吃不睡,也得好幾日才能將他們安葬。
但六萬將士鏖戰(zhàn)幾日幾夜,早己累的精疲力盡,又幾乎全都負傷,哪還能堅持這么久。
尸體運回軍營暫放后,郁承在議事帳與幾名將領商議,都為此事感到頭疼,一時想不出解決之法。
“殿下,軍營外來了許多百姓求見侍衛(wèi)忽然進帳稟報。
百姓此時求見作何?
郁承不明所以,帶著滿腹疑惑前去。
走至軍營門口,郁承看見營外站滿了百姓,個個扛著鋤頭鐵鍬,一臉悲沉。
“草民參見太子殿下百姓齊齊跪地行禮。
“平身郁承抬手示意。
待百姓都起來后,郁承不解道:“不知眾位有何事尋本宮?”
百姓道:“我們想請殿下準允,讓我們來安葬戰(zhàn)亡將士
“你們……”郁承大感意外,抬眸望向所有人。
百姓急忙道:“殿下放心,不止我們這點人,還有很多回家拿鋤頭去了
十幾萬將士尸首,僅憑幾千上萬人自是無法完成,需得全城出力。
郁承驚震的一時無,好半晌后才感激道:“多謝眾位
百姓連連擺手道:“將士們是為保護我們而英勇拼殺,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
“好,那就有勞眾位了郁承揮手,讓守營軍士給百姓放行,并讓后務營將所有馬車都趕來,合力運送尸首。
此事得以解決,郁承和全軍將士都大松口氣。
有了全城百姓相助,這件棘手的事變得容易起來。甚至百姓讓將士們都歇著,城外戰(zhàn)場上剩下的尸首也由他們來抬運。
沒有酬勞,百姓們卻盡心盡力,認真仔細尋找,將大昭每一名戰(zhàn)亡將士都抬運回城安葬。
待最后一具大昭將士尸首被抬運走,戰(zhàn)場空寂無人后,遠處土丘上匍匐等候忍耐多時的狼群,以及高空盤旋的禿鷲同時出動。
戰(zhàn)亡將士太多,無法逐一安葬立碑,只能挖大坑統(tǒng)一下葬,填土后立忠烈碑。
十幾萬將士葬滿了一座山,郁承親自前去祭奠,命此山為忠勇山。
自此,邊關出了一首民謠。
忠勇山上忠烈碑,忠烈碑下忠義骨,忠義骨為邊城故,人人敬仰不可負……
←→新書推薦:_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