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目威嚴(yán)的掃視下方百官,圣意已明。
先前反對的朝臣面面相覷,遲疑道:“璟王體恤愛民是好事,可若有人借機釀售其他酒水謀利,后果不堪設(shè)想?!?
周太傅道:“那就再下一道嚴(yán)旨,只允釀售果酒,凡違令釀售其他酒水者,嚴(yán)懲不貸?!?
自曹騫弒君謀逆,曹騫黨被鏟除后,郁承擁勢大減,朝中大半朝臣都轉(zhuǎn)為擁護郁崢。
有了周太傅帶頭,其他人也緊跟著出聲,你一我一語提出應(yīng)對之策,將反對朝臣的顧慮打消干凈。
至此,此事再無爭議。
皇帝下了兩道旨意,一道是準(zhǔn)允酒商釀售果酒,另一道則嚴(yán)申謹(jǐn)令,不可釀售其他酒水。
“吾皇圣明?!卑俟冽R聲高呼。
散朝前,有人好奇的問郁崢:“王爺是如何得知此等微末小事?”
郁崢身居高位,按理說這種小事無人上報,他不會知曉才對。
郁崢瞥向提問之人,昂首挺立,口吻驕傲道:“本王的王妃乃姜記東家,她前些日子巡鋪,見街道兩旁各類果子滯銷,以商人的角度推測出果農(nóng)之危機,告知本王?!?
郁崢沒有完全照實說,以免給姜舒帶去不必要的麻煩。
比如女子干政,為己謀私,甚至紅顏禍君的謠。
恰當(dāng)說出的這幾句,剛好令滿朝文武驚崇。
便是皇帝,也對姜舒另眼相看。
下朝出宮的路上,謝祈安與郁崢同行。
“京中官職多缺,需從各處升調(diào)任命,王爺可有舉薦之人?”
曹騫黨被除后,朝中空出來許多職位,是提攜培養(yǎng)心腹的良機。
謝祈安此,既是試探,也是想賣郁崢一個人情。
郁崢側(cè)眸掃向謝祈安。
謝祈安面上掛著溫潤笑意,像只人畜無害的狐。
可狐貍,最是狡猾。
郁崢神色冷然,想說無舉薦之人,話到嘴邊瞧見了沈長澤。
墨眸微閃,郁崢唇瓣輕啟吐出三個字:“沈長淮。”
沈長淮?
謝祈安一愣,一時沒想起來此人是誰。
帶著滿心疑惑,謝祈安回到吏部查了半日,才弄清沈長淮是誰。
“璟王舉薦他是何意?”謝祈安百思不得其解。
沈長淮雖出自靖安侯府,但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庶子,加之為人低調(diào),考取功名后外放為官,是以幾乎無人知曉。
可正因他出自靖安侯府,便不可能與郁崢有所牽扯。畢竟靖安侯府同璟王妃的淵源,世人皆知。
沈長淮同郁崢唯一的交集,是去年四月在祁縣,郁崢遇險落難,沈長淮協(xié)助剿匪……
或許,郁崢是感念沈長淮的搭助之誼,又或許,是當(dāng)真惜才。
謝祈安揣度良久,提筆在任調(diào)薄上寫下沈長淮的名字。
他仔細看了沈長淮的官錄,是個廉潔勤勉,無私為民,功績桌箸的好官,于公于私,理該上調(diào)。←→新書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