喊殺聲中,無數(shù)明軍沖向戰(zhàn)場。
披甲士兵手拿防具擋在前面。
中間的士兵掘土挖洞。
后面的士兵跟上輸出!
與第一次沖鋒不同的是,這次他們不是被命令指揮沖鋒,而是心甘情愿的沖向戰(zhàn)場!
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得到了朝廷的認可,在朝廷眼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,不是送死的賤命。
城墻上的蒙古兵自顧不暇,只能任憑明軍挖洞掘土。
“快,快去支援!”南城墻上觀戰(zhàn)的右翼都統(tǒng)杭高急忙從城南,城西派兵支援。
得到友軍的支援后,蒙古兵再次發(fā)起反擊。
起初雙方打的十分激烈,箭矢、彈丸不停。
在明軍挖好地道入口,并將大部分精力轉入土工作業(yè)后,雙方的遠程攻擊逐漸稀疏。
明軍挖地道的同時,蒙古兵也沒閑著。
他們找了很多耳力好的士兵在城墻內(nèi)側仔細傾聽,試圖找到明軍地道的路徑,然后往下面打洞灌水。
傍晚時分,明軍停止掩護卻沒停止挖地道。
并且在地道入口位置布置了重兵。
地道一旦開挖,地道口就不能離開人,否則會被對方破壞掉!
中軍行轅內(nèi),呂大器召集眾將議事。
等親兵給所有人都倒了一杯茶后,呂大器端起茶杯說道:“今天的攻城戰(zhàn),諸位都辛苦了!”
“不辛苦,都是我們該做的!”眾將舉起茶杯附和道。
“嗯,”呂大器點頭示意眾人落座。
等所有人都坐好后,他開始詢問:“劉西堯,說說你那邊的情況?!?
“是!”劉西堯站了起來:“末將在距離城墻四十步的地方開始挖地道,今天挖了三十步遠。不出意外的話,明天就可以往里面送火藥了!”
“嗯,”呂大器點頭認可后并囑咐,“蒙古人不會束手就擒的,小心他們的手段。”
“大人放心,”劉西堯有些驕傲的回答:“為了防止敵軍在地道上方挖洞灌水,末將挖的地道并不直,而是拐了幾道彎?!?
呂大器怔了怔,看向其他人:“諸位的地道也都如此?”
“是!都拐彎了!”有著豐富挖地道經(jīng)驗的將領們齊聲回答!
“那就好,那就好!”呂大器笑開了花。
詢問完其他將領后,呂大器看向劉肇基:“劉總兵,騎兵營今天有什么新的軍情嗎?”
“有!”劉肇基一臉嚴肅:“除了遇到幾波小規(guī)模的土默特部騎兵外,還在西南三十里左右發(fā)現(xiàn)上萬騎兵?!?
“什么時候發(fā)現(xiàn)的?對方是哪個部落的?具體有多少兵馬?”呂大器急的站了起來。
古代探馬打探消息的速度并不快。
基本規(guī)則是朝某個方向排出一波人,這些人出發(fā)有先有后。抵達指定位置或到了某個時間段后,無論有沒有敵情,都要回來復命。
如果某個方向的探馬指定時間內(nèi)沒有回來,中軍可以斷定探馬被殺,從而提前部署。
“申時末左右發(fā)現(xiàn)的敵情,”劉肇基解釋:“是鄂爾多斯部的騎兵,第二波探馬趕到那里的時候天色已晚,看不清具體人數(shù)。”
“不過”劉肇基頓了頓,“他們一直待在三十里外沒動,似乎沒有繼續(xù)進兵的意思?!?
鄂爾多斯部!
呂大器坐在凳子上沉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