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木布看著蒙古兵離去的背影苦笑一聲,低著頭繼續(xù)走。
這個小插曲并未影響“抓壯丁”的進度,全民皆兵的蒙古人很快站滿了城墻。
放眼望去。
明軍四個梯隊已經(jīng)集結(jié)完畢。
第一梯隊是炮兵。
一幫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驅(qū)趕著馬車,牛車,朝城墻緩緩推進。
在距離城墻不到二里處,他們將火炮卸下,開始用木架調(diào)整火炮角度。
火炮不同,旁邊炮兵的數(shù)量也不同。
大的火炮旁邊有十五至二十人,小的火炮旁邊也站著四五人。
緊接著又有馬車拉來了配套的彈丸和火藥。
第二梯隊又分前后兩隊。
前隊穿著厚重的甲胄,手拿各種武器和防具。
后隊大部分都沒穿甲或只穿輕甲,手里拿著各種掘土工具。
第三梯隊基本都是遠程兵,手里拿著弓箭,鳥銃,甚至大抬杠這種介于銃和炮之間的火器。
第四梯隊是明軍騎兵。
他們并不負責攻城,而是騎著馬在外圍警戒。但凡有蒙古騎兵敢出城,他們就會第一時沖上去迎敵。
呂大器一身戎裝,騎在戰(zhàn)馬上面無表情。
呼啦啦——
狂風驟起,大明國旗和呂字帥旗在風中飄揚。
呂大器對著身邊的傳令官喊道:“傳令,攻城!”
“總督大人有令,攻城!攻城!”傳令官一邊喊,一邊指揮扛旗兵搖動了中軍大旗。
“攻城!”
旗語下達的軍令從中軍傳出,最后傳到了第一梯隊的炮兵耳朵了。
炮兵將領守在一門火炮旁邊指揮道:“對準城墻西南角,大個實心彈,試射一次?!?
炮兵得到命令后立刻裝填彈藥。
哧——
火藥引信被人用火繩點燃。
片刻后。
轟的一聲巨響。
大地震動,硝煙彌漫。
炮口中的大個實心彈帶著火藥爆炸產(chǎn)生的溫度,沖向城墻。
站在城墻上的蒙古人感覺南邊突然響起一道驚雷。
不等他們反應過來,腳下的城墻便跟著響了一下,緊接著又晃了一下。
“什么玩意?”
從來沒在城墻上感受過炮轟的蒙古人頓時呆住了。
“剛才是地動(地震)了嗎?我感覺晃了一下!”
“確實晃了,但不是地動,是明軍火炮射出的彈丸擊中了咱們的城墻!”一個漢人牧民說道。
“放屁,明明就是地動!”另一個蒙古兵反駁:“要是火炮的話,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城墻轟晃了!”
“愛信不信,”漢人牧民悄悄往后退了半步,“明軍試射結(jié)束,接下來要玩真的了!”
得到漢人牧民的提醒后,其他蒙古牧民表情立刻嚴肅起來。
左都統(tǒng)古祿格與右都統(tǒng)杭高也被這一炮嚇得不輕。
他們拿著千里眼,小心翼翼地躲在城墻垛口后面看向南方炮聲傳來的方向。
只見那里擺著一百多門火炮,黝黑的炮口對準了西南角方向的城墻。
火炮旁邊,無數(shù)明軍正在忙碌。
有的人死了,但沒有完全死……
無盡的昏迷過后,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