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起來吧,”崇禎揮了揮手。
李進起身的同時,范景文從懷里拿出一枚嶄新雪白的銀幣:“這是工部第七次試鑄的銀幣,請陛下過目。”
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將銀幣接到手,轉(zhuǎn)身快步來到崇禎身邊,小心翼翼地放到龍書案上。
崇禎拿起來掂了掂。
銀幣入手冰涼,質(zhì)地圓潤,壓手感還不錯。
拿在手里仔細看。
銀幣光澤柔和,整體為潤白色。
銀幣正面中間寫有大明圓寶四個字,上面一行小字寫著崇禎二十一年制。
之所以用圓寶而不是元寶,主要是諱朱元璋的元。
再加上銀幣是圓形,所以定名為大明圓寶。
銀幣背面中間寫著一兩,周圍搭配著精致復(fù)雜的紋路。既能起到裝飾作用,又能起到防偽作用。
崇禎看完之后總結(jié)出三個字:很精致。
“陛下,”李進開始介紹:“每枚銀幣重一兩,其中銀九錢一厘,銅九厘。在實際鑄造過程中會產(chǎn)生浮動,但不多?!?
“嗯,”崇禎點了下頭后問:“為什么是這個比例?”
“主要是增加私鑄的難度,”李進解釋起來:“銀幣含的銀越多,顏色越白,質(zhì)地越軟;銅越多,顏色越暗,質(zhì)地越硬?!?
“現(xiàn)在的銀幣軟硬適中,使勁咬的話能用牙咬出痕跡卻又咬不壞。”
“私鑄者為了謀利,肯定在私鑄時會削減銀的比例,并往里面添加銅,鐵,白銅或者鉛?!?
“加銅,鐵,白銅不但會使銀幣變暗,還讓導(dǎo)致銀幣變硬咬不動?!?
“加鉛呢?”崇禎問。
“加鉛雖然能讓銀幣變軟,但成品的顏色比真錢暗很多!”
“除此之外還能用聽聲法,火烤法辨別真?zhèn)?!?
接下來的時間里,李進詳細介紹了辨別銀幣真?zhèn)蔚霓k法。
崇禎聽得很認真。
幣制改革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。
貨幣是什么?
國家信用的體現(xiàn)!
銀子之所以成為明朝主流貨幣,最關(guān)鍵的原因是自身價值屬性高,且不好造假。
老百姓用牙咬一下就能辨別真?zhèn)巍?
所以發(fā)行銀幣首先要考慮造假問題。
如果造假難度很低,那么新幣很快就會遭遇信譽危機。
最終導(dǎo)致幣制改革失敗。
有大量銀子的守舊派為了保證資產(chǎn)不縮水,會用各種方法抵制新幣。
如私鑄,造假擾亂市場等。
這些都是挑戰(zhàn)!
聽完辨別真?zhèn)蔚姆椒ê螅绲澫肓讼耄骸熬桶凑者@版的樣式鑄幣吧!除了南北兩京外,還要在各省設(shè)立鑄幣處?!?
“請問陛下何時開始鑄幣?”
“現(xiàn)在就可以開始了,鑄出來的錢先不要拿出來,放入府庫備用?!?
“遵旨,”范景文認真記下后又問道:“臣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?!?
“范尚書請講?!?
“據(jù)工部計算,鑄造一枚銀幣的綜合成本約在九錢四厘左右。每換一枚銀幣,朝廷就有六厘的利潤,請問陛下打算如何處置這些錢?”
“一半上交朝廷,一半歸地方衙門作為常費自行處置?!背绲澱J真思考后回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