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錯,才能有對。
掃視一圈后目光落到內(nèi)閣首輔李邦華身上。
他要盡可能地多看兩眼,因為李邦華馬上就要致仕了。
李邦華身穿大紅朝服,頭戴烏紗帽,緩緩向前半步躬身施禮:“陛下臣已是七旬之身,目不能視耳不能聽,無力繼續(xù)擔任兵部尚書和內(nèi)閣首輔之職?!?
“請求辭官歸鄉(xiāng),望陛下恩準?!?
朝堂上響起一片議論聲。
議論過后,崇禎表態(tài)要挽留。
李邦華推辭,崇禎再挽留。
李邦華再次推辭。
再一再二不再三,做完這個面子工程后,崇禎嘆了口氣:“既然身體確實無法繼續(xù)勝任,朕就準了閣老的請求?!?
“謝陛下隆恩?!崩畎钊A再次施禮。
崇禎接著問道:“李閣老離任后內(nèi)閣首輔之位會空出來,閣老可有推薦之人?”
“臣舉薦范景文擔任內(nèi)閣首輔?!?
“那就依閣老之!”崇禎點頭。
“即日起李邦華卸任兵部尚書和內(nèi)閣首輔之職位,首輔之位由范景文接替。為表李邦華之功績,朕決定加封李邦華為光祿大夫,太子太保,蔭其孫為中書舍人,并賜金萬兩?!?
光祿大夫和太子太保都是名譽職位,雖然沒有實權,但是不用上班,還能領朝廷俸祿。
蔭其孫為中書舍人的意思是,直接給李邦華的孫子授予中書舍人的官職,以表彰李邦華的功績。
這種行為又稱“蔭子”,是一種政治特權,也是明代選官的一種方式。
旨意下達后朝堂震驚。
崇禎不但給足了李邦華榮譽和面子,還從物質(zhì)上給予賞賜。
可見李邦華在崇禎心目中的重要性。
李邦華高興地老淚縱橫。
李邦華離任后,范景文出任內(nèi)閣首輔。
問題緊隨而至。
范景文此前不但擔著工部尚書,還兼著禮部尚書。
現(xiàn)在又當上了內(nèi)閣首輔,公務太繁忙。
為了減輕他的壓力,崇禎將南京禮部尚書黃錦調(diào)到北京,接替范景文禮部尚書一職。
兵部左侍郎王家彥升為兵部尚書,并進入內(nèi)閣。
整個京師朝堂權力悄然之間發(fā)生了變更。
李邦華辭官歸鄉(xiāng)的第二天。
李邦華占據(jù)了崇禎十七年邸報的頭版頭條。
上面記錄了李邦華所有的功績和成就,犯的錯一點也不提。
崇禎用這種方式告訴官員們,只要踏踏實實好好干,名譽和金錢都會有。
大明朝堂權力更迭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各地。
官員們心里開始浮躁,無心政務。
尤其是此前站隊李邦華的官員,現(xiàn)在李邦華已經(jīng)離任,他們必須尋找新的靠山。
六部尚書,內(nèi)閣閣臣是他們的首選目標。
崇禎沒有反對,而是對此持默許態(tài)度。
自保是人的本能,強行阻攔反而會適得其反。
年關前。
錦衣衛(wèi)將本年最后一批香皂送到各地商人手中。
貨物中除了香皂,還有一臺織布機。
清點完香皂數(shù)量后,南直隸商人董巨指著織布機問道:“張大人,這織布機好像和我見過的不一樣?!?
錦衣衛(wèi)千戶張同敞淡淡笑道:“確實不一樣,這種織布機織只需一人操作即可,而且織的布又寬又快?!?
“哦?”董巨來了興趣,“張大人能否派人演示一番?”
“是啊張大人,能演示一遍嗎?”其他商人紛紛說道。
“當然可以,不過現(xiàn)在不行,因為缺少一個關鍵零件。三天后你們還來這,屆時我會讓人演示一遍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