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獻忠一驚:“哪里來的明軍?荊州嗎?”
“不是,”劉文秀使勁搖頭,“從對方探馬的裝備來看,是李性忠部。”
張獻忠更加吃驚了:“他...他怎么來的這么快?”
“不清楚,”劉文秀繼續(xù)搖頭:“據(jù)我大哥推算,李性忠部距離舊口驛只有三十里左右?!?
“快馬加鞭的話半天就能抵達?!?
張獻忠皺著眉想了想:“告訴孫可望,他麾下的坐營此前是李定國的精銳,別說李性忠,就是他爹李如松來了也有一戰(zhàn)之力?!?
劉文秀眨了眨眼睛,看向張獻忠的目光里夾雜了一絲...憂慮。
他在想自己的這位義父沒毛病吧?
還李如松...
那可是大明東李西麻中的李家,指揮了寧夏之役和壬辰抗倭之戰(zhàn)的大人物。
如果李如松沒死而且來了,他會毫不猶豫地勸義父投降。
投降或許能活,不投降必死無疑。
“大哥此前剛剛敗給李性忠,再次面對李性忠他沒有必勝的把握,所以讓我轉(zhuǎn)告義父一聲?!?
“告訴我什么?”張獻忠很是不悅,“本王給他一萬五千兵馬,目的就是阻擋明軍援軍?!?
“讓他務(wù)必牽制住李性忠,否則軍法處置?!?
“是,我這就轉(zhuǎn)告。”劉文秀剛轉(zhuǎn)過身后又轉(zhuǎn)了回來:“義父,明天如何用兵?”
“繼續(xù)進攻,不給明軍休整的機會。”
......
承天府。
清點完各部的損失后,秦良玉眉頭緊鎖。
在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兩面夾擊之下,她損失有點大。
吃完飯后,秦良玉布置明天的行動。
“明天白桿兵繼續(xù)在城北迎敵,樊一蘅,馬應(yīng)試,賈連登和楊維棟在城中守城。侯天錫,高明佐,曹勛,范文光率所部兵馬去城南迎戰(zhàn)獻賊。”
眾將得到命令后起身離去。
等他們徹底走遠后,馬萬年一臉神秘的走了進來。
他左手拿著一支箭,右手攥著一塊白布。
“奶奶,城外射來幾支箭,上面綁著白布。”說罷,馬萬年將箭矢和白布同時放到了秦良玉面前。
秦良玉沒心情看,直接問道:“白布上面寫了什么?”
“看不懂。”馬萬年回答的干脆利落。
“難道是錦衣衛(wèi)用暗語寫的信?”秦良玉頓時來了興趣。
她派人將張容留下的廠衛(wèi)喊來,讓其破解信中內(nèi)容。
迷信很快被破譯出來,內(nèi)容只有十二個字:南陽已陷,譚弘譚詣不戰(zhàn)而降。
馬萬年臉色肉眼可見的蒼白起來:“奶奶,他們要錢給錢,要糧給糧,怎么能不戰(zhàn)而降呢?”
秦良玉有一些意外,但并不是特別意外。
譚弘和譚詣投降明軍前殘暴無紀,投降明軍后雖然有些收斂,但私下里還是會干一些殺人放火,強搶民女的勾當(dāng)。
就算不投降,她也打算除掉他們了。
只可惜時機沒有把握好。
“壞了!”馬萬年突然說道:“譚氏三兄弟中的老大譚文此時就在承天府,他負責(zé)向南陽轉(zhuǎn)運糧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