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肇基畢恭畢敬的接過鳥銃,仔細查看起來。
鳥銃長五尺,重十余斤左右。與其他鳥銃不同的是,這把鳥銃槍口附近多了一把鐵制長刺。
他用手掰了下,沒掰動,顯然是鋼鐵制造而成。
長刺底部有一截鐵管,鐵管套在槍管外面,讓鳥銃長度增加了一尺,同時也擁有了近戰(zhàn)殺敵的能力。
劉肇基指著長刺問崇禎:“陛下,這就是刺刀嗎?”
“不錯,”崇禎點頭,“朕本想將長刺做成刀的形狀,可經(jīng)過勇衛(wèi)營將士使用發(fā)現(xiàn),做成刀很容易誤傷使用者,同時會降低裝填速度?!?
“所以朕將刀改成了長刺?!?
劉肇基皺著眉繼續(xù)問:“臣有一事不明,給鳥銃加上刺刀的作用是什么?”
“增加鳥銃兵的近戰(zhàn)能力,有了刺刀后他們就不用攜帶腰刀或者長矛了。”
劉肇基將鳥銃拿在手里晃了晃,隨后搖頭說道:“有了它步兵確實可以不用攜帶腰刀,但這東西無法替代長矛。”
“為何?”
“因為太短了,我軍長矛大致有四種,最長的矛長約一丈八(5.6米),稍短一點的矛一丈七(5.3米),再短一點的矛一丈六(5米),最短的長矛為一丈四尺八寸(4.7米)?!?
“這鳥銃加上刺刀總長不過六尺,沒辦法代替長矛?!?
崇禎聽罷嘆了口氣,心中有些遺憾。
劉肇基的話和李憲忠的話一模一樣,看來鳥銃加刺刀只能替換掉步兵的腰刀,無法替換掉長矛。
劉肇基見崇禎有些失落,急忙勸說道:“陛下,鳥銃和刺刀組合起來不但減輕了行軍負重,還能給朝廷節(jié)省腰刀的費用,實乃利器也?!饼R聚文學
崇禎點點頭,繼續(xù)問道:“這東西能替代騎兵的腰刀嗎?”
“夠嗆,”劉肇基回答的有些委婉,“騎兵短兵相接武器要輕,動作要快,這樣才能在搏斗中占據(jù)上風。這鳥銃又長又重,騎兵使用起來很麻煩?!?
“既然劉提督也這樣說,朕就死心了。”崇禎說話的同時看向王承恩:“傳旨下去,將勇衛(wèi)營鳥銃兵的武器全部換成鳥銃加刺刀,其他兵種暫且不變。”
“使用一段時間沒問題的話,全軍推廣。”
“奴婢遵旨。”王承恩屁顛屁顛的下去傳旨。
王承恩離開后,崇禎再次看向劉肇基:“劉提督不想問問保定有多少新兵嗎?”
劉肇基想了想:“五千?”
“不對,再猜?!?
“一...萬?”劉肇基有些激動。
“錯,朕在保定招募了三萬滿餉滿糧的騎兵!其中一萬五千騎兵已經(jīng)在李性忠被李性忠訓練了半年,朕打算讓他帶兵南下進行實戰(zhàn)?!?
“剩下的一萬五千新兵則由你訓練,不知劉提督以為如何?”
劉肇基心跳開始加速。
滿餉滿糧的意思是精銳之中的精銳。
這是什么概念?
當年叱咤遼東的遼東鐵騎精銳也不過區(qū)區(qū)萬余人而已。
“臣愿前往保定訓練新兵?!眲⒄鼗f話的時候熱淚盈眶。
讓他訓練新兵說明陛下信任他,亂世之下這份信任可見一斑。
“好,”崇禎拍著劉肇基的肩膀:“即刻起朕封你為保定副總兵,前往保定訓練勇衛(wèi)營新兵?!?
“勇衛(wèi)營?”劉肇基以為自己聽錯了,“勇衛(wèi)營乃陛下親軍,不應該在京師駐防嗎?怎么去保定了?”
崇禎淡淡一笑:“勇衛(wèi)營現(xiàn)有四營,分別是武驤左衛(wèi)營、武驤右衛(wèi)營、騰驤左衛(wèi)營和騰驤右衛(wèi)營,李憲忠為四營營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