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杰站在淮河北岸的岸邊,看到旗語后微微一笑,對著身后說道:“傳令下去,命后軍守住營地,前軍緩慢渡河。記住,一定要慢。如遇流賊沖鋒,立刻轉(zhuǎn)身后退。落水后不要慌,水師的人會救咱們?!?
“遵命。”
在高杰的指揮下,明軍開始渡河。
浮橋雖然是臨時搭建而成,但橋面寬闊平坦,不但人、馬皆可通行,就連戰(zhàn)車也能推著過河。
第一隊數(shù)百明軍在戰(zhàn)車的掩護下開始渡河。
“殺!”
戰(zhàn)車在前,士兵在后,用最快的速度沖向?qū)Π丁?
順軍早有準備。
十幾輛戰(zhàn)車并排推向河邊,將明軍前進的道路徹底堵死。
砰!
水面上戰(zhàn)船對著順軍戰(zhàn)車放銃,開炮。
順軍也不甘示弱,舉起各種遠程武器進行反擊。
很快,明軍落入下風。
順軍的掩體除了戰(zhàn)車,還有壕溝。
以火器兵為例,他們裝填彈藥的時候可以躲在壕溝里,等裝好彈藥在露出腦袋進行射擊。
但是明軍不行,水師的船舷固然可以抵擋箭矢,彈丸。
但是這里的河岸特別高,比淮河口的河岸高出許多。
順軍居高臨下,船舷已經(jīng)失去了掩體的作用。
轟,一聲炮響。
一艘戰(zhàn)船被擊中吃水線的位置,木頭碎裂,河水瞬間灌入船艙。
在眾人的注視下,戰(zhàn)船開始傾斜。
隨著涌入的河水越來越多,戰(zhàn)船慢慢下降,沉沒。
承擔橋墩作用的戰(zhàn)船沉沒后,臨時搭建的浮橋瞬間中斷。
橋上沖鋒的明軍也被一分為二。
“殺!”河岸上順軍大吼,卻沒有追擊。
明軍大亂,紛紛后退。
擁擠間,士兵紛紛落水。
明軍水師頂著順軍的攻擊營救同伴。
李士元大手一揮:“立刻把浮橋搭好?!?
等浮橋搭好后,高杰同樣揮手:“再上!”
又一隊士兵沖了上去,不等沖到岸邊,就又遭到了順軍反擊。
淮河岸邊。
炮聲,銃聲,喊殺聲不絕于耳。
在不停地沖鋒和反沖鋒間,雙方傷亡開始增加。
鳳陽城北。
領兵出戰(zhàn)的馬士英與劉西堯相遇。
劉西堯在壕溝前列陣,不給馬士英任何機會。
壕溝深一丈,寬一丈半。
人不能行馬不能躍。
想躍過壕溝與順軍作戰(zhàn)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唯二的辦法是填土或者搭橋。
“大人,壕溝太深,過不去啊!”士兵向馬士英匯報。
“不用過,就在這耗著?!?
“耗著?”
“對,呂大器讓咱們出城野戰(zhàn)的目的就是牽制流賊,咱們的目的已經(jīng)達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