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西軍戰(zhàn)船根本來不及躲避,徑直撞了上去,很快便被引燃。
后面的戰(zhàn)船紛紛升起風帆,落下船錨,讓戰(zhàn)船減速停止。
大西軍水師左都督王復臣,看著江面上燃起的熊熊大火,眉頭緊皺。
此番大戰(zhàn)能否勝利的關鍵不在張獻忠的步兵騎兵身上,而在他的水師身上。
他拿著千里眼觀察了一番,又讓身邊的將領看了一遍后才問道:“那些商船都被鐵索連起來了?”
“回都督的話,是?!?
“傳令,讓人披上濕棉被用繩索登船。把固定鐵鏈的木頭砍斷,鋸斷,燒斷!”
“不管用什么辦法,必須把江面水路打開!”
“打開水路者,官升三級,賞銀千兩!”
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。
此時商船上的火勢還沒發(fā)展到無法靠近的程度。
王復臣剛下達完軍令,就有士兵披著濕棉被,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開始登船。
他們登船后立刻尋找鐵索連接處。
“媽的,明軍挺狠啊,竟然把鐵索套在了首柱和尾柱上?!迸郎仙檀拇笪鬈娛勘瓶诖罅R。
船首柱子是船只最靠前的部件。
由于具有破水的功能,再加上外板、甲板、平臺和舷側(cè)縱桁都與船首柱相連,因此船首柱是整條船最堅硬的部位之一。..
想砍斷、鋸斷這根木頭,比鑿沉一艘船還要難。
“用火燒!”另一個爬上商船的士兵解開背后的包袱,將里面的陶罐拿了出來。
陶罐里裝滿了火油。
隨著火焰升騰,船首柱開始燃燒。
干燥的木頭燃燒時發(fā)出噼里啪啦的響聲。
每燒一會,他們就往火里扔一個裝滿火油的陶罐。
隨著火勢越來越大,商船上待不住人了。
大西軍士兵戀戀不舍的離開商船,回到自己的戰(zhàn)船上。
經(jīng)過半個時辰的燃燒后,鐵索終于與首尾柱脫離。
沒了鐵索的束縛,燃燒的商船很快失控。
絕大多數(shù)商船被沖到岸邊,還有一小部分被江水沖向下游。
下游的明軍水師立刻忙碌起來,紛紛操控戰(zhàn)船進行躲避。
“起錨,楊帆!”王復臣一聲令下,座船(中軍大船,等同于旗艦的意思)上令旗揮舞,數(shù)不清的戰(zhàn)船順流而下。
張獻忠見水師發(fā)起進攻,立刻傳令:“傳令后軍向前,攻擊明軍右翼。中軍穩(wěn)住陣型,等待接應前軍。”
張獻忠的前軍已經(jīng)快扛不住了。
大西軍人數(shù)固然多,其中更不乏精銳。
但是...他們面對的可是滿餉明軍!
這些人雖然不像北方邊軍那般能打,卻也比張獻忠的這些人強很多。
兩軍相遇,短兵相接,比拼的是什么?
力量大,裝備強的占優(yōu)勢。
袁繼咸之所以裁撤老兵,為的就是這個目的。
這些精銳揮舞手中的武器,打的大西軍節(jié)節(jié)敗退。
隨著明軍軍陣緩緩向前移動,大西軍的軍陣開始動搖。
緊接著,發(fā)生了潰敗。
敗軍如潮水般向后退去,被張獻忠的中軍堪堪攔住。
明軍沒有追擊,因為張獻忠的后軍移動到前面,正在攻擊他們的右翼。
“傳令右翼的盧鼎,讓他佯裝敗退,敗退的過程中一定要穩(wěn)住陣型。傳令鄧林奇,讓他派半數(shù)騎兵從側(cè)翼襲擾流賊后軍,配合右翼反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