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他們的指認下,崇禎下令逮捕這些將領(lǐng)。
那些將領(lǐng)們本來還想反抗一番,結(jié)果身后的親兵率先反水。
趁他們不注意背刺偷襲!
親兵們不傻!
根據(jù)當(dāng)前的局勢,繼續(xù)跟著他們鬧事只有死路一條。
不如趁機反水,將功補過。
兩刻鐘后。
四五十個大大小小的將領(lǐng)被帶到崇禎面前。
里面屬劉芳名和馬科官職最高。
“陛下饒命??!罪臣鬼迷心竅才想了這么個餿主意,求陛下恕罪!”馬科跪在地上不停地磕頭。
劉芳名沒有求饒。
因為他從被抓的那一刻就昏死過去了。
他本人是被四個親兵抬到崇禎面前的。
見大勢已定,崇禎才放下心,隨后對著臺下的士兵們揮揮手。
“吾皇萬歲!明軍威武!”士兵們扯著嗓子回應(yīng)。
崇禎心滿意足的笑道:“有這些人在,朕就放心了。王承恩,擺駕回宮?!?
京營總督劉文耀閃身擋住了崇禎去路,低聲請示道:“陛下,這些鬧事的實士兵和將領(lǐng)該如何處置?”
崇禎想了想。
這些人畢竟參加過京師保衛(wèi)戰(zhàn),直接殺了多多少少會影響軍心。
“先抓起來再說,屆時你會同兵部一同審理??捎弥?,留下來繼續(xù)任用。冥頑不靈著,你們看著辦吧。哦對了,審理時你是主審,兵部陪審?!?
“遵旨?!?
崇禎交代完畢后,帶人離開校場,回到紫禁城。
京師的十一月,愈發(fā)寒冷。
回到皇城后不久,順天府尹王庭梅求見。
施禮過后,王庭梅從懷里拿出一個大洋芋(土豆),并說道:“陛下,流賊圍城前陛下讓臣推廣洋芋種植。”
“臣時刻記在心上,流賊退兵后立刻安排百姓們種植。由于第一批洋芋培育的種苗有限,所以只種了十來畝地。”
“這些洋芋已經(jīng)全部成熟,并已收獲完畢。”..
“哦?收成如何?”
“豐收!大豐收!一畝地可產(chǎn)四石洋芋!”王庭梅對洋芋的產(chǎn)量贊不絕口。
四石嗎?
這次反而輪到崇禎意外了。
四石換算成重量的話也就六百斤左右。
如果他沒記錯的話,后世的土豆畝產(chǎn)能達到兩三千甚至五六千斤。
哪里出了問題?
肥力?
還是種植方法不對?
王庭梅以為崇禎被這個產(chǎn)量震驚了,急忙說道:“這洋芋產(chǎn)量比普通糧食高一倍,臣請將這十畝洋芋培苗育種,等來年開春廣泛種植?!?
“準(zhǔn)了!”
“謝陛下!”
崇禎眨了下眼睛說道:“你回去后給范景文送去一車洋芋,讓他和研究院一塊研究研究如何提高產(chǎn)量。朕覺得,這東西畝產(chǎn)還能再翻上一翻?!?
“臣領(lǐng)旨?!?
王庭梅走后,崇禎給遠在南京的好大兒朱慈烺寫了一封信。
再次提醒他,讓他在明年開春之前務(wù)必大力推廣洋芋和番薯(紅薯)。
番薯在明末時傳入,此前已經(jīng)被徐光啟推廣到江浙一帶種植。
這兩樣農(nóng)作物都有共同的特點:一是耐旱,二是產(chǎn)量高。
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的是好藏...
它們不像糧食那樣需要干燥的環(huán)境儲藏。
洋芋和土豆對儲存環(huán)境要求不高,地窖,干燥的土里,甚至臨時扔進水里都沒問題。
只要糧食不被搶走,百姓們就不會跟著流賊到處造反。
這是解決流賊屢剿不滅的根本辦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