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寧宮的暖閣里。
周皇后側(cè)臥在崇禎身邊,完美的曲線映入眼簾。
她右手拄著腦袋,語氣低沉:“陛下,臣妾管理后宮不利。不但產(chǎn)生了命案,還將細鹽的制作方法泄露了出去?!?
“請陛下責(zé)罰?!?
崇禎看著燈下的美人,嘿嘿一笑:“朕可舍不得責(zé)罰你,不過...該有的懲罰還是要有的?!?
周皇后臉色先紅后白:“陛下,剛...剛才不是已經(jīng)懲罰過了嗎?怎么還...”
“那是舊賬,這是新賬!”
燈火搖曳間,窗外再次飄起雪花。
不知過了多久,暖閣內(nèi)的燈火停止了晃動。
崇禎平復(fù)呼吸后悠悠說道:“朕已經(jīng)把細鹽的生意轉(zhuǎn)讓給嘉定伯了,從明天起,宮里就不要再制作細鹽了。剩余的細鹽也不要賣了,朕會將它們賞賜給朝中大臣?!?
“臣妾...遵旨?!敝芑屎箅m然理解,但心里還是難免有些失落。
這畢竟是她的第一份“事業(yè)”。
看著失落的周皇后,崇禎哈哈一笑:“梓童別急,朕還有新的生意交給你。”
周皇后一聽立馬來了精神,她主動湊上前詢問:“不知陛下打算讓臣妾做什么?”
崇禎面帶笑意:“香皂,織布?!?
次日一早崇禎沒有上朝,而是來到了后宮制作細鹽的地方。
他讓人在準(zhǔn)備了制作香皂的材料。
材料宮里都有。
除了肥肉外,還有石灰水,石堿,鹽面,香料,花瓣粉末,竹筒模具以及一口大鍋。
石灰水就不用多說了,之前制作細鹽時就沒少用。
石堿又稱鹵堿,是天然形成的堿,主要成分是碳酸鈉。
自唐代以來,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用石堿洗衣服去污效果特別好,于是開始廣泛使用。
到了宋代,由于石堿洗完的衣服有一種怪味,于是開始在石堿里添加香料。..
《本草綱目》中亦有石堿洗衣服,洗臉洗頭發(fā)的記載。
而且記載了產(chǎn)地在山東濟寧一帶。
準(zhǔn)備好這些東西后,崇禎讓人開始試驗。
過程枯燥且無聊。
先用肥肉熬油,這是成本最高的環(huán)節(jié),沒有之一。
其實任何動物的脂肪都可以,只要能熬成油就行。
二戰(zhàn)時n用的材料是人...
崇禎當(dāng)然沒有這種慘無人道的想法。
他選擇了大明朝成本最低的肉類:豬肉。
宋代以前人們喜吃羊肉,不喜吃豬肉,導(dǎo)致豬肉價格十分低廉。
蘇東坡的《燉肉歌》記載:黃州好豬肉,價賤如糞土,富者不肯食,貧者不解煮。
宋代之后的明朝,由于閹割技術(shù)的推廣,豬肉沒了腥臊味,豬肉才登上了王公貴族的餐桌。
豬繁殖快,所以成本比其他肉便宜很多。
在崇禎的指揮下,太監(jiān)們先將石堿粉末加入到石灰水中,過濾掉沉積物后得到了碳酸氫鈉溶液。
緊接著就是熬豬油。
“把濾過的水一點點往里倒,什么時候鍋里沒有油膜了,就不用倒了?!?
“開鍋后改小火,然后不停地攪...”崇禎一邊看一邊指揮。
兩個太監(jiān)拿著棍子在鍋里攪啊攪,不多時衣服就濕透了。
又攪了將近半個時辰。
眼看鍋里的混合物變成了粘稠的膏狀物后,崇禎知道時機到了。
他急忙吩咐:“往里面加鹽面,香料和花瓣粉末,攪拌均勻后倒入模具。”
看到膏狀物在模具里的樣子,崇禎知道香皂做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