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軍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,明軍一來他們又復(fù)降了!”
“皇上未稱帝之前,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?,F(xiàn)皇上稱帝了,打江山的同時還要守江山!”
“打江山需要忠誠的士兵,守江山需要忠誠的百姓!”
“我的話說完了,諸位好好想想吧!”牛金星拱手施禮,退回文官隊伍之中。
這番話超出了在場所有文官武將的想象,連李自成都震驚不已。
劉宗敏,高一功,袁宗第,劉芳亮等人互相看了一眼,隨后同時看向李自成。
是??!
在此之前他們心里只想著打打殺殺,沒考慮這個問題。
打江山需要忠誠的士兵,守江山需要忠誠的百姓!
“牛左輔,你這番論...太神奇了!”袁宗第驚嘆道。
牛金星淡淡一笑:“袁將軍過獎了。”
震驚過后,李自成率先說道:“牛左輔,你是怎么看待守不守這個問題的?”
“我和宋軍師想法一致,還是請宋軍師來說吧。”牛金星自知占盡了風(fēng)頭,決定把剩下的機會交給宋獻策。
宋獻策輕拂衣袖:“皇上,臣以為該守的一定要守;不該守的,一律不守;可守可不守的,根據(jù)實際情況隨機應(yīng)變?!?
李自成撇了撇嘴,想揍他一頓。
宋獻策剛才那番話說了等于沒說!
見李自成不悅,宋獻策急忙補充道:“以鄭州為中心,易守難攻的城池一定要守。易攻難守的城池,一律不守。剩下的城池根據(jù)我軍需要,隨機應(yīng)變?!?
“這樣既能隨時入河南,也能根據(jù)情況退守潼關(guān)!”
李自成想了想,繼續(xù)問:“我軍主力呢?又該去往何處?”
“南直隸!”
........
南直隸,應(yīng)天府。
紫禁城春和殿。
春和殿是太子宮,又稱東宮大殿。
按照規(guī)矩。
太子成年(十六歲行冠禮)后不能繼續(xù)住在皇宮之內(nèi),而應(yīng)該搬到皇宮外面的太子府去。
大明太子朱慈烺距離行冠禮還有幾個月,再加上出于安全考慮,所以來到南京后便直接住進了春和殿。
上一個住在這里的太子還是朱瞻基。
“啟稟太子殿下,魏國公徐弘基,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求見。”
(糾正一個錯誤,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前的魏國公是徐弘基,他死后徐文爵襲爵。)
朱慈烺有心不見,考慮到徐弘基和史可法的身份后,決定還是見上一見。
徐弘基不但頂著魏國公的爵位,還擔(dān)任南京守備一職。
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書,參贊機務(wù)一職。
南京雖然也有六部,但權(quán)利不在六部這里,而是在南京守備和南京參贊機務(wù)手里。
明史有記:凡南京守備一應(yīng)機務(wù),每日會同參贊官于守備廳署理。每月朔望日,守備、參贊等官及各府堂官會同內(nèi)守備,議合行事務(wù)。
也就是說,南京守備和參贊機務(wù)才是權(quán)力最大的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