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打開面前桌子上的地圖,指著涪陵說道:“秦良玉率數萬明軍駐守在涪陵,我在義父面前夸下??谇茏∏亓加瘢耸滦杓毤毶套h?!?
高文貴點點頭。
秦良玉麾下戰(zhàn)兵有六萬之眾,就算長壽縣分去一部分兵力,剩下的戰(zhàn)兵也絕不會少于三萬。
他們有多少兵力?
李定國麾下兵馬三萬,再加上張獻忠臨時調來的五萬人,總數八萬。
表面上看兵力占優(yōu)。
實際上雙方旗鼓相當。
因為他們的士兵多是裹挾進來的百姓,別說甲胄了,就連好多武器都是自制的。
前面的精銳打贏了他們能順勢沖鋒,打輸了會第一個逃跑。
反觀秦良玉,兵力由三部分人組成。
戰(zhàn)力最高的是白桿兵,由于在三年前全軍覆沒過一次,再加上明廷沒有錢糧,所以白桿兵的數量不會多,最多也就有一兩千人。
其次是明廷戰(zhàn)兵,數量至少兩萬。
剩下的是招募的新兵,數量一萬左右,戰(zhàn)力一般。
兵力接近三比一的比例。
如果雙方野戰(zhàn)的話,這些兵力對他們來說足夠了??筛⒘晔且蛔前。@點兵力根本攻不下涪陵。
想到這,高文貴試探性的問:“要不再向大西王(指張獻忠)要點兵?”
李定國搖頭:“義父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,但真正能打仗的人并不是很多。我大哥(指孫可望)攻長壽縣分走了三萬人。”
“我打涪陵分走了八萬人?!?
“不算輜重兵的話,義父手中剩下的戰(zhàn)兵只有四五萬人。再要兵的話,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?!?
張獻忠的補給靠搶,每次搶東西的時候都對能馱重物的騾馬情有獨鐘。由于有這些騾馬幫著馱運糧草,所以張獻忠軍中輜重兵的比例并不高。
麻煩?
高文貴一怔,很快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。
張獻忠給李定國分兵五萬已經代表了足夠的信任。
再分兵的話,李定國就有資格當張獻忠的義父了...
李定國繼續(xù)說道:“攻涪陵義父肯定不會坐視不管,他會在合適的時機加入戰(zhàn)斗。但是,前期攻堅還是要靠我們自己?!?
“我麾下只有你這一支精銳,人數不到五千,既能陸戰(zhàn),也能水戰(zhàn)。此番攻涪陵,要兵行險著了?!?
“所以李將軍的意思是...”高文貴嘗試問道。
“奇襲!”
“奇襲?”
“對!”李定國再次伸手指向地圖上的涪陵,“涪陵下游有一道天然的關隘,名曰望江關,秦良玉肯定會派重兵把守?!?
“所以,只要把望江關的明軍全部殲滅,就等于斷秦良玉一條臂膀,讓我軍勝將大大增加!”
高文貴愈發(fā)看不懂了。
逆水作戰(zhàn)很難做到全殲。
明軍不是傻子,打不過會跑。
戰(zhàn)船不是戰(zhàn)馬,在重量相差不大,風帆面積差不多的情況下,雙方速度也會差不多。
想追上對方是一件比較難得事。
況且涪陵城就在明軍水師身后,雙方可以互相呼應。
李定國看著迷茫的高文貴微微一笑,手指猛地指向地圖下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