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軍從城門殺出,前面有盾牌兵保護,中間的長矛兵負責輸出,后面的明軍則用盡各種辦法進行補刀。
有的用馬槊砸,有的用腰刀劈砍、刺,還有一些明軍先用泥土糊對方的臉,等對方失去視覺后再進行補刀。
風雨之中,宣府鎮(zhèn)城下喊殺聲不斷。
雙方在城門附近廝殺的同時,攻城一方又取得了新的進展。
建奴通過云梯登上了城墻!
起初,建奴云梯上的士兵被潑下來的桐油以及火油所困擾。
太滑了。
這些木頭做成的云梯在雨中本就濕滑,被桐油和火油澆灌后更加濕滑。
按理說想登上城墻難上加難。
但是。
大雨幫了忙。
如果是干燥的木頭上潑了桐油和火油,就算用水洗短時間也無法改變濕滑的現(xiàn)狀。
現(xiàn)實情況是,這些木頭先是被雨水打濕,然后才被潑上桐油和火油。
木頭吸收了水分后無法吸收這些油。
那些據(jù)敵的桐油和火油只是暫時影響了建奴登城的速度,雨水沖刷后桐油和火油被沖掉了。
建奴士兵順著云梯沖上了城墻。
第一個沖上城墻的八旗兵內心十分亢奮,如果順利攻下宣府鎮(zhèn),他就擁有了世職。
從底層八旗兵搖身一變成為八旗貴族。
雖然官不大,但好歹是個官。
在世授佐領的誘惑下,他直接沖向最近的明軍,為身后的同伴爭取時間和空間。
唰唰唰,四五支破甲矛同時刺在了他的身上。
這些能輕易洞穿棉甲的破甲矛并沒有發(fā)揮想象中的實力,刺在建奴士兵的身上如同刺在了鐵板上。
力氣大,瞄的準的士兵,用破甲矛刺在八旗兵的肋下和腋下位置,拔出來的同時,鮮血也跟著滲了出來。
其他士兵的破甲矛要么刺在對方的胸口,要么刺在肩膀上。
雖不能說毫發(fā)無損,卻也沒造成多少傷害。
在眾人詫異的目光中,這個八旗兵伸出雙臂將這些破甲矛同時抱在懷里。
“兄弟們快上??!”八旗兵振臂高呼。
一個漢八旗士兵對著城頭的守軍大喊:“投降不殺,抵抗屠城!”
“投降不殺,抵抗屠城!”
五六個八旗兵順著云梯登上了城墻,揮刀撲向附近的明軍。
他們不求傷敵和殺敵,只希望用自己的身體牽制明軍,為后續(xù)登城的同伴打掩護。
“去死吧,狗東西!”一個明軍雙手舉著大號狼牙棒沖了上來。
雙方的距離并不遠,手拿狼牙棒的明軍根本不用瞄準。
風雨之中聽不到破空聲,碩大的狼牙棒直接砸在八旗兵的頭盔上。
鐺的一聲!
明軍手中的狼牙棒被震得脫手了。
頭盔上半部分直接被砸癟了,紅白之物順著頭盔的縫隙淌了下來。
其余登上城墻的八旗兵立刻上前揮刀,將手那個明軍亂刀砍死。
雙方在城頭上爆發(fā)了血戰(zhàn)。
明軍雖然能借助破甲矛和鈍器,將一個又一個的八旗兵打死打傷。
但由于云梯處被八旗兵占據(jù),而且他們殺人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對方登城的速度。
隨著登上來的八旗兵越來越多,這一段城墻的守軍面露懼色。
這些守軍由四部分組成。
一部分是閻應元帶來的五軍營士兵,他們參與了京師保衛(wèi)戰(zhàn)。經(jīng)過戰(zhàn)爭的洗禮后,這些人的心里素質比一般士兵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