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紙殼火藥?”范景文不解的問道:“請陛下賜教?!?
“將鉛丸和火藥裝進同一個紙筒,裝填時將紙筒撕破,把火藥,鉛丸連同紙筒一起塞進去,既能保證火藥裝填足夠分量,又能增加裝藥速度?!?
范景文拿起一把火銃仔細想了一會,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法有效,當時就忍不住開始試驗。
他先是找來一張紙,隨后從旁邊守城士兵身上拿來火藥壺和鉛丸,然后開始按照朱連的想法進行包裝。
在朱連的指導下,范景文很快總結(jié)出了經(jīng)驗。
彈丸和火藥雖然是裝在同一個紙筒內(nèi),但二者中間需要隔離,否則氣密性會大大降低,影響殺傷力。
其次,包火藥的紙不能太硬,太硬無法壓實;也不能太軟,太軟會漏藥。
經(jīng)過幾次測試后,范景文得到了想要的結(jié)果。
他看著手中的紙殼驚嘆連連:“陛下,如果把咱大明軍的火藥都改成這樣,戰(zhàn)斗力至少提升一倍!”
“那就立刻安排匠人制作,并配發(fā)給守城將士進行測試?!?
“遵旨,臣這就安排,只是工部匠人都在制作手雷,短時間內(nèi)做不了太多?!?
朱連想了想,火銃和鳥銃改用紙殼火藥的技術(shù)含量較高,火藥多了會炸膛,少了威力不足,最好由工部和內(nèi)廷的兵仗局制作。
至于手雷...技術(shù)含量基本沒有,只要裝藥量足夠多就行。
“手雷的制作交給內(nèi)廷,你們工部和兵仗局全力制作紙殼火藥?!?
“臣領旨。”
針對守城士兵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,朱連讓內(nèi)閣督促兵部和戶部著手解決。
回到乾清宮已是傍晚時分,王承恩拿著一張寫滿字的紙在殿外等候。
“皇爺,邸報撰寫好了?!?
“哦?”朱連對王承恩的辦事效率有些刮目相看。
他拿起邸報,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。
總體來說寫的還行,除了信息有些滯后,標題不夠明顯外沒有別的毛病。
本想安排人連夜印刷,考慮到明天早朝要干的大事,他讓王承恩把頭版頭條的位置空出來,次日再進行印刷。
王承恩剛走,王之心匆匆來到殿門外:“臣王承恩求見陛下?!?
“進來吧?!?
“陛下,臣已將國公府圍了一天一夜,不知陛下有何旨意?”
“行刺朕的兇手確定是朱純臣?”
“回陛下,證據(jù)確鑿。雖然沒有人證,但物證確鑿?!?
“那就行,把那些番子都撤回來吧,回來后去兵仗局幫著干活。把朱純臣和證據(jù)移交給刑部,三司會審后再做發(fā)落?!?
“臣遵旨,臣告退?!?
“慢著!”
王之心得到旨意后剛要走,被崇禎喊了回來。
“王之心,你在定國公府收了多少銀子?”
“陛下,臣...”王之心剛想說自己沒收錢,但看著崇禎犀利的眼神,他把后半句話咽了回去。
那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太可怕了,竟然知道他收了定國公的銀子!
“臣...沒主動要,是定國公非要塞給臣,臣無奈只好收下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