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的天,越來越亮了!
“皇爺,東廠提督王之心求見?!敝爝B剛要休息一會,王承恩的聲音從殿門附近傳來。
“讓他進(jìn)來吧?!?
王之心步履匆匆的邁步上殿,叩首施禮。
禮畢后,王之心小心的問:“陛下,定國公府已被臣圍了一夜,不知陛下有何吩咐?!?
朱連猛地一拍桌子,聲音之大嚇得王之心直接跪地。
“吩咐?你們東廠沒有朕的吩咐就破不了案是嗎?”
“朕登基這么多年,花了這么多錢,養(yǎng)了這么多人,你告訴朕有何吩咐?”
“嗯?”
王之心額頭冷汗直冒,跪在地上不停地用衣袖擦汗,“陛下,臣...這就去辦。”
離開乾清宮后,王之心站在原地想了一會。
他來這的目的可不是為了找罵,而是想探一探崇禎的口風(fēng)。
如果提到定國公時皇上面有不悅,那么定國公就可以是兇手!
證據(jù)隨時都能制造。
結(jié)果皇上表現(xiàn)的滴水不漏!
這就難辦了。
定國公是兇手嗎?哪個兇手會傻到藏在自己家行刺皇帝?
可是。
如果他不是兇手,幕后真兇會是誰?
行刺之人已經(jīng)死了,線索斷了。
別說三天破案,就是三十天也沒戲。
王之心頓感頭大。
想了一會王之心猛地一拍大腿,急匆匆離開。
......
皇城北安門外,北鎮(zhèn)撫司衙門。
李若璉剛剛升任錦衣衛(wèi)指揮使,正在處理皇上交給他的任務(wù)。
崇禎讓他辦三件事。
滅門之事已經(jīng)辦完了,模仿勛貴,朝臣筆跡的信件也已完成。
最后一件比較難辦,但也查的差不多了。
明朝商業(yè)發(fā)達(dá),究其根本是朝廷的功勞。
明朝九邊大軍每年消耗的糧食,武器,護(hù)具,火器數(shù)量非常驚人,前期主要靠武官押運。但弊端是滿載去,空載回,成本居高不下。
后來為了緩解成本壓力,便委托商隊運送。運送時配備武官,士卒押運,確保萬無一失。
久而久之,這些商隊便有了特權(quán)。
主要有晉商,齊商,徽商,浙商等等。
李若璉翻看錦衣衛(wèi)查得的信息。
給戶部運送糧草江浙商號有三家,他們與戶部侍郎王正治,督餉侍郎王鰲永,前兵部尚書張縉彥往來密切。
給工部運輸鎧甲,兵器,火器的商號有十余家,他們與前工部尚書張鳳翔和前兵部尚書張縉彥關(guān)系不一般。
“看來...陛下早已察覺了他們有問題!”
正翻看信息時,一個錦衣衛(wèi)進(jìn)來報信。
“指揮使大人,東廠提督來了,他...”報信的錦衣衛(wèi)話還沒說完,王之心便大搖大擺的走了進(jìn)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