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是匆忙布置,可處處能見到三寶的細(xì)心和用心。
“大師,飲茶?!?
李辰端起茶杯相邀,態(tài)度對比之前的咄咄逼人判若兩人,此刻的李辰貴氣大方不失風(fēng)度,讓人感覺如沐春風(fēng)。
老和尚也不客氣,向李辰微微低頭行禮,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兩人各自喝了茶,李辰直接就挑明了話題。
“大秦祖制,僧侶道士,盡可自由發(fā)展,不鼓勵不阻攔,任一處寺廟道觀,必須受當(dāng)?shù)毓俜?jié)制,僧人出門化緣,道士開壇做法,善男信女出資捐贈、建設(shè)廟宇、投資法會,一應(yīng)皆由當(dāng)?shù)毓俑O(jiān)督、審查、批準(zhǔn)。”
“所有皈依的佛門、道教弟子,其度牒需交當(dāng)?shù)毓俑鈾n保存,若需外出化緣、舉行法會、跨寺廟交流等,都需向官服神情,而后手持度牒方可入城、入廟、入寺。”
李辰所說的是大秦帝國立國以來對宗教所制定的法律,三百六十多年來都沒有變更過。
它的內(nèi)容簡單,但效果卻極強(qiáng)。
明面上允許佛教和道門廣開門路發(fā)展信徒,但是卻收回并限制了所有的宗教活動,讓一切的最終決定權(quán)都死死地捏在官府的手上。
也正是這條律法,才讓佛教和道教三百六十多年來在大秦帝國并沒有繁榮起來。
不過比起佛教,道教算是好一些的,畢竟大秦帝國重道抑佛,可即便如此,道教也不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,每一代龍虎山天師都必須接受朝廷冊封,否則就是違法。
雖然經(jīng)過三百多年的時間,律法執(zhí)行上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很多漏洞,在許多地方也存在執(zhí)行不到位的情況,但是就總體而,大秦帝國對宗教的掌控遠(yuǎn)超之前的所有朝代。
起碼,朝廷里沒有什么煉丹天師之類的腦殘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