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意識的,陳通起身抱拳,恭敬地說道。
點點頭,三寶道:“快些去吧,不要耽誤了事?!?
等感激不已的陳通離去之后,看著他的背影,三寶微微皺眉。
他不太明白,殿下明明可以直接提醒陳通,卻為何沒有這么做,而是把陳通‘逼’到了自己這里,讓自己送出去一份人情?
或者說殿下懶得說?
以三寶對李辰的了解和揣摩,這個可能性并不大。
殿下喜怒并不忍耐,喜則開懷大笑,怒則血濺當場。
小小一個陳通,還不值得殿下忍著怒火用他。
那么殿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
先是分化,那是為了防止自己權柄過大,也證明了殿下有重用東廠的想法,既然要重用,那么就要給東廠權力,可自己若是占著廠公和指揮使兩個位置,東廠的權力就全是自己的,所以必須要有個人從自己手上把權力分走。
這也是陳通能崛起的根本理由。
可自己老老實實地交出了權力,也順應了殿下的意思,與陳通開始貌合神離,但這個時候,殿下卻給了自己一個讓陳通欠下自己人情的機會?
輕嘆一聲,三寶感覺自己的這位太子殿下,城府越發(fā)深沉老練。
若說早些時候,他還能摸得準一些李辰的想法,那么現(xiàn)在,他已經(jīng)有了面對全盛時期的大行皇帝的感覺,看不準、猜不透,下一步,就是不敢猜。
而就在陳通得了三寶的指點,開始辦事的時候,京城一處客棧內(nèi)。
“太子又如何?我家小侯爺生來便有龍虎之氣,兩歲識字五歲作詩,七歲時便可寫出錦繡好文章,素有賢名冠絕西山、南湖、甘、陜四省。”
“十年前,小侯爺便驚動名滿天下的大文豪鏡之先生親來收徒,卻還被我家小侯爺拒絕?!?
“其道之玄妙,偶有千萬,鏡之先生得天下文道,卻非吾之所求。此引得鏡之先生長嘆一聲,黯然而去?!?
“那太子又有什么?無非靠著皇家血脈耀武揚威罷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