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辰微微頷首,周平安說的在理,但哪怕是大海撈針,他也要繼續(xù)下去。
即是因為現在的滇王是一個關鍵文物,是他與文王都在爭奪的,他不可能就這么放棄,白白便宜了文王。
還有則是態(tài)度方面的考慮,這些動作無論有沒有效果,都是要做的,而且是做給滇王看的。
提起滇王,李辰又想起幾天前那個自己狼狽的夜晚,當時,就是得到了滇王全府被屠殺的消息,他才當機立斷,決定馬上離開淮安,前往現在的南河。
那天的白天,他跟文王在祖廟進行了祭祖,而且還提出了朝廷目前財政困難,讓大秦所有的藩王進行捐獻,緩解朝廷財政危機的提議。
當時李辰之所以會提出這個,不是毫無緣由的,在跟文王說之前,他跟滇王就已經有過聯系了。
祭祖那天之前,他還在金陵的時候,收到了一封來自西南的來信,正是滇王寫給他的。
按照當時信上所說,大概就是滇王想要跟李辰達成某種交易,李辰要做某件事的時候,滇王會站出來響應,李辰事后再給與相應的回報。
正式因為有了滇王的承諾,李辰在祭祖之時才會對文王提出那個提議,只要文王不反對,滇王再帶頭響應,李辰有很大的把握讓剩下的藩王跟著交錢。
這是一場豪賭,只要計劃能夠成功,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,李辰手上有了錢,能操作的事情就多了。
只是,這件事極有可能一開始就被文王知道了,而且刺激到了他,導致了滇王的滅門之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