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殿下還如此年輕,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慢慢等,何必急于一時?”
李辰平淡地說:“本宮可以等,但是朝廷等不了?!?
“許多事情,你們在前線,并不清楚,如今國內(nèi)的局勢用風(fēng)雨飄搖來形容都算是保守,可以說我們所有人都坐在炸藥桶上,下一刻,這個炸藥桶隨時可能爆炸?!?
“內(nèi)憂外患,民生凋敝,朝廷有內(nèi)賊作亂,各地官府和地方豪強(qiáng)沆瀣一氣,更有藩王虎視眈眈,更不要說這遼國,乃至于金國,這些人哪一個不是不滅我大秦賊心不死?”
“不是本宮好大喜功,而是國家如今根本打不起一場持久戰(zhàn)?!?
聽到這話,吳搬山和吳擎蒼欲又止,李辰抬手說道:“本宮知你二人的意思,你們想說這一次遼軍的六十萬鐵騎扣關(guān),其實(shí)遼軍自己也背負(fù)著很大的壓力,他們國內(nèi)眼看就要迎來新舊君王的交替,所以這六十萬鐵騎,不可能長久地一直進(jìn)攻月牙關(guān),是也不是?”
吳擎蒼兩兄弟默默點(diǎn)頭。
不只是他們,在所有知曉遼國內(nèi)情的人看來,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這樣的。
李辰輕嘆一聲,語重心長地說:“耶律神玄如此焦急地要攻破月牙關(guān),便是要攜這大勝之威,回去金國狼庭繼承皇位,倘若是不可為,他只能退軍回去?!?
“但即便是這一次硬拖到遼軍撤軍了,可明年呢?后年呢?遼軍只要愿意,隨時能拉一支幾萬人的部隊(duì)過來扣關(guān),大秦沒有財(cái)力也沒有精力和他們耗下去?!?
“這么多年了,大秦一直都是被動防守,敵人來了,就趕緊拉起陣仗去防守,只祈禱他們趕快退軍,一直以來,所有人都習(xí)慣了這樣的模式,可就真的沒有人想過,為什么大秦不能主動出擊嗎?三百多年前,我大秦軍威浩蕩,三萬人打得穿整個西域,這些,你們都忘了么?”
李辰的話,讓議事廳內(nèi)安靜無聲,針落可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