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按照明哲保身的話,張元慶完全可以放棄提煉廠,不管書暉的死活。
??可是正如張元慶之前所說的那樣,他做不到這樣的冷血。提煉廠看似只有五十多名員工,可是關乎中藥材整條產(chǎn)業(yè)鏈。
??一旦提煉廠倒下了,后期再沒有人接手的話,很有可能全縣的種植戶血本無歸。張元慶也是農(nóng)民出身,他太明白這對一個家庭的影響了。
??農(nóng)民種地不像是金融家資產(chǎn)投資,還能搞什么對沖。他們種的中藥賣不出去,這幾年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。
??特別是那些種植大戶,甚至一下子就從中產(chǎn)變成貧困戶。張元慶不能冒這個險,為了避開那些所謂的責任,拿著他們的飯碗的去冒險。
??當然張元慶做出這樣的選擇,也不是一時熱血上頭。書暉介紹的那位專家,給了張元慶這么做的勇氣。他完全是有憑有據(jù),才敢來提出這樣的建議。
??只不過,現(xiàn)在很多人并不相信張元慶是因為有憑有據(jù),他們覺得張元慶或許和傳一樣,跟這個書暉有些不清不楚的。說不定給人家拿了把柄,現(xiàn)在狗急跳墻了而已。
??而在呂達眼里,已經(jīng)判張元慶死刑了。不過他生性謹慎,知道張元慶這個青年人是有點東西的,對方之所以敢正面叫板,多少也有些底氣的。
??自己如果真的跟他吵翻了,反而有損自己的威嚴。就算吵到了市里面自己贏了,可也是勝之不武,打擊自己在上級那里的形象。
??呂達強忍著心里的怒火,依然平靜嚴肅:“好,元慶同志看來意見與我完全相反,依我看那就發(fā)揚民主,咱們大家都發(fā)表意見?!?
??這是擴大戰(zhàn)場了,一下子將所有的領導班子都包容了進來。呂達絕不可能單獨跟張元慶爆發(fā)激烈對戰(zhàn),真要發(fā)生那樣的事情,自己這個一把手就太跌份了。
??更何況,呂達覺得自己如今在縣里面影響力和控制力,遠遠高于張元慶。張元慶這小子還是太嫩了,現(xiàn)在根基都沒有,就想要跟自己斗?
??韓隆猶豫了一下,接觸到呂達的目光之后,立刻站了出來:“我個人認為,人命關天。張縣長為了經(jīng)濟發(fā)展考慮是能夠理解的,但是片面追求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是不是有些政績觀扭曲了?”
??盡管在會前被張元慶敲打過了,韓隆這個時候也必須要做出選擇。這也是他的一個機會,現(xiàn)如今縣委班子成員還缺一個常委副縣長,韓隆正在積極爭取這個名額。
??張元慶現(xiàn)在與呂達對立,不過任誰也能夠看出來,誰是強勢誰是弱勢。韓隆這個人善打順風仗。
??而且一旦呂達的提議成了集體決策,那么事后就算是錯誤的,上級也是能夠理解的。畢竟在這個情況下,犧牲一個提煉廠的利益并不重要,人命關天嘛,他們是為了老百姓的安全而已,情有可原。
??到時候,哪怕張元慶是對的,他也是不尊重班子團結(jié),上級總不可能為他一個人否定整個班子。
??韓隆做出了自以為最正確的選擇,呂達又看向了林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