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瑩雖然和張元慶關系不錯,卻也不跟他客套:“我感覺市場可不容樂觀,當前國內有效需求不足,部分行業(yè)產能過剩,市場預期不穩(wěn),風險隱患較多,外部環(huán)境復雜性、嚴峻性、不確定性上升,投資產業(yè)升級,風險不小。特別國際競爭一些壟斷和制裁,導致我國比較優(yōu)勢和競爭優(yōu)勢難以充分和有效發(fā)揮,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本也上升。我們是商人,總不能餓著肚子追逐夢想吧。”
這兩位商人都很刁鉆,而且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不好忽悠。馮毅斐其實能夠回答這番話,不過他想要看看張元慶最近成長的怎么樣了?
剛剛張元慶的那番話,蔣瑩和徐卓飛似乎沒看上,但是馮毅斐卻琢磨了一點味道,他很好奇地看著張元慶,期待他的回答。
張元慶面對蔣瑩的問題直面回答:“正是因為當前形勢不好,才更加適合穩(wěn)中求進。順境仗誰都會打,逆勢仗就不是誰都行了。怎么打逆勢仗,老祖宗說高筑墻、廣積糧、緩稱王。放在生意場,我覺得就是要建好防御機制,積累充分優(yōu)勢,不立刻冒尖。
防御機制想必你們投資這一行,肯定有自己的良好機制。積累充分優(yōu)勢,就跟房地產囤地一樣,你們要囤技術、囤資源,占據有利地形。不積極冒尖,就是別急著盲目擴張發(fā)展……”
張元慶最近閑了下來,看了很多關于大形勢的分析。在閆文志的筆記里面,也提到了這一點。一位領導者必須要關心大局、心懷大局,否則很難真正做到與上面同頻共振。
張元慶深入學習了,所以產生了很多思考。他從國際形勢開始分析,到國內政策的各項支持,最后才到安北這邊存在的機遇。他著重推了天水市,覺得蔣瑩和徐卓飛可以加大關注。
其實蔣瑩和徐卓飛都是蔣玉蘭旗下,但是理念不同。徐卓飛是想要趁著形勢艱難,大量收購一些優(yōu)質產業(yè),最后是在某一個行業(yè)形成龍頭地位。
蔣瑩的想法與之不同,她更加能夠理解張元慶所說的緩稱王,現在那些優(yōu)質資產想要真正產生效益也不知道多久。而且越是龍頭,越是要承受行業(yè)壓力,不如立足現在投資的主產業(yè),進行產業(yè)升級是大有可為的。
楊東月看到張元慶與兩位商界精英侃侃而談,也有些羨慕。換她來說,也只能說一些天水市現在發(fā)展的優(yōu)勢。
馮毅斐只是偶爾插一下嘴,其他時候都是看張元慶與他們聊天。
他也有些感慨,張元慶是真的成長起來了?,F在的馬青源與張元慶比,都要被甩開一大截了。
這倒不是馬青源不關注大局,他有馮毅斐這樣的引路人,見解也比同齡人要提高一層。
只是張元慶的成長太快了,在聊天的時候,偶爾蹦出一些新奇的觀念、看問題的新視角,都與以前大不相同。甚至在說到安北省下一步發(fā)展的時候,都有一些理論迸出,一度讓他都有些恍惚。
仿佛坐在面前的,不是昔日那個沖動易怒,敢于沖鋒的毛頭小子。而是變成了一個,具有上位者氣息的老辣棋手。
這小子什么時候脫胎換骨的_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