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寧將煤礦的事說了一遍,他本來就是要和柳晉一起干這個事,也沒有必要瞞著。
聽到徐寧的話,柳晉急忙勸阻。
“賢侄,我在來慶州之前,曾在永州廣隆縣做過一段時間縣丞,你說的這煤炭就是石炭,廣隆縣有大戶人家和你一樣的想法,想要挖這些石炭出來賣,但這石碳有毒,那大戶人家虧得血本無本。”
“聽伯父一句勸,這石碳生意做不得,你現(xiàn)在的徐記,酒樓,書坊都是賺錢的生意,沒有必要再弄石炭了。”
柳晉語重心長的開口。
他還以為徐寧賣荒山要干嘛,原來是看中了石炭,這玩意可是個燙手山芋,他還清楚地記得,當初他在廣隆縣時,那大戶人家雇傭人將石炭挖掘出來。
買了石炭的那些人回去燃燒取暖,結果死在了家里,家屬告到縣衙,是柳晉審理的這個案子,那大戶人家為此可是賠得傾家蕩產(chǎn)。
徐寧笑道:“伯父,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,我既然這么做,肯定有我的理由,你說的石炭有毒不假,但我們完全可以預防這種情況的發(fā)生。”
“只要燃燒的時候,多通風,就不會出現(xiàn)中毒的事情,只要宣傳到位了,這石炭用起來可比木炭還好。”
“木柴一文錢一斤,咱們的石炭可以一文錢買五斤,這么便宜的價格,伯父覺得百姓會怎么選擇?”
柳晉有些半信半疑地道:“賢侄,你說的是真的?只要通風就不會中毒?”
“我怎么會在這種事情上開玩笑?!毙鞂幰荒樀恼J真。
“如果真的可以避免中毒,石炭又比木材便宜這么多,那這生意還是能做的。”
徐寧又給柳晉算了筆賬,如果整個慶州都用上了煤炭,除開人工,運輸?shù)入s七雜八的成本,一天至少能賺萬兩銀子。
聽到這個數(shù)字,柳晉都懵了。
一天賺萬兩銀子,這也太夸張了吧,其實這還是徐寧往少了算,整個慶州數(shù)百萬的人口,就算每天吃兩頓飯,用的煤炭數(shù)量也是巨大的。
而且這還只是慶州一個州,如果買到了大周朝九個州,甚至出口到大魏,大梁,羯國,這賺的銀子就更多了。
“伯父,一旦這煤礦開起來,會提供很多工作崗位不說,還能給朝廷繳納大量的稅收,說不定伯父的位置還能往上挪挪?!?
聽到這里,柳晉也心動了,他現(xiàn)在是知州,再往上那就是知府,這可是真正的朝廷大員了。
更別說他還會分紅,一天一萬兩,一個月就是三十萬兩,就算徐寧分他十萬兩,那也比他現(xiàn)在的俸祿高出了太多。
“那就一切聽賢侄的,需要伯父做什么盡管說?!?
徐寧臉上露出笑容,他就知道柳晉會答應的,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。
柳晉牽頭,召集全城的工匠頭跟著徐寧去了安寧村。
“諸位,這里就是礦區(qū)了,待會你們按照我說的規(guī)劃生活區(qū)?!?
要在這里挖煤,那肯定要讓礦工在這里住下,就有必要修建住的地方了。
徐寧只是大致說了一下,然后讓這幾名工匠頭自行商討如何修建,他就一個要求,必須要安全。
徐寧在這里帶人修建礦區(qū),柳晉則是以官府的名義在安寧村貼了告示,征召礦工,家里的青壯年都可以去。
按照挖出的煤礦多少給錢,挖出二十斤就能掙一文錢,多挖多得,而且包吃包住,并且保證兩頓中有一頓必有肉吃,這也是徐寧定下的。
挖煤可是個體力活,必須要吃飽了才有力氣。
除了礦工外,還要招一些能識字算賬的,礦工挖出的煤都要登記數(shù)量,這樣才方便管理,同時也是發(fā)工資的憑證。
徐寧要求礦區(qū)的修建在年前完成,便沒有在待在這里,而是回了臨海別墅,柳晉派了專門的人來負責盯著,這煤礦有他的一部分,因此他也很上心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