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(xiàn)在,剛剛改革開放,祭祀活動立馬就重新出現(xiàn),甚至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。哪怕各個生產(chǎn)隊(duì)隊(duì)長,在大喇叭上喊著破除封建迷信,大家也都不在意,該怎么祭祀照樣怎么祭祀。
別說普通老百姓了,就是天天在大喇叭上做宣傳的大隊(duì)長,公社干部,自己家人都去祭祀,甚至他們自己也都參加祭祀。
找人看好日子之后,劉紅軍提前通知了屯子里幾個會工匠的大工過來,幫忙上梁。
上梁這一天,太陽剛剛升起,天邊的云層還帶著昨夜的寒氣。
北山坡就聚滿了人,彌漫著一股熱烈的氣氛。
因?yàn)槭切瞧谔?,屯子里的熊孩子不上學(xué),北山坡這邊格外的熱鬧。
在村里老人的指引下,上香設(shè)貢之后,開始上梁,村里的七八個勞力抬著主梁,主梁上綁著紅布。
壯勞力們沿著搭建好的架子,一步步的往上抬。
房子上面墻上還站七八個壯勞力,他們用繩子往上拉。
沒有吊車,就只能用這種最笨的辦法來上梁,過去千百年來,都是用這種方法。
旁邊還有人喊著號子:
哎嘿嘿,哎嘿嘿!
嘿喲,嘿喲!
大家都使勁啊!
嘿喲,嘿喲!
來一個老吊??!
嘿呦嘿,嘿喲!
一塊搬個吊?。?
嘿喲,嘿喲!
這就上來了??!
嘿喲,嘿喲!
喊著號子,上下一起使勁,把主梁拉上去。
等到主梁上去之后,瓦匠師傅確認(rèn)安放位置準(zhǔn)確,并固定好之后,開始燃放鞭炮。
鞭炮一響,頓時變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。
一群熊孩子,也不怕被鞭炮炸到,圍在鞭炮附近,等著鞭炮放完,就去撿沒響的啞炮。
這啞炮可是熊孩子童年不可或缺的快樂之源。
鞭炮結(jié)束之后,站在屋脊,墻上的瓦匠師傅,拿出劉紅軍早就準(zhǔn)備好的喜糖、喜餅,開始往下撒。
大家來看熱鬧,等的就是這一刻。
一群老幼,蜂擁上前,去撿喜糖、喜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