屯子里的老娘們們,見火熄滅了,沒什么熱鬧可看,也就紛紛散開。
看著一眾老娘們離開,劉紅軍這才長出了一口氣。
總算是走了,這些人不走,劉紅軍都不知道該怎么招待她們。
總不能管她們吃飯吧?
“孫莉莉,中午做飯的事,交給你們女同志,沒有問題吧?”劉紅軍看向?qū)O莉莉等幾個女知青笑著說道。
“行,交給我們吧!”孫莉莉爽快的說道。
女知青們回到前院去做午飯,劉紅軍帶著其他人,把雪揚到剛剛燒過的地上。
給地降降溫。
很快,還冒著的青煙,消失。
只留下一地還沒有燒盡的木炭。
劉紅軍帶著人,把這些木炭收集起來,居然有一百多斤,這也算是,燒地的副產(chǎn)品吧!
清理干凈之后,劉紅軍拿起一把鐵鍬,往地上插了一下,試了試,還行。
原本凍的比石頭還硬的土地,已經(jīng)化凍。
就是不知道,化凍的土層有多厚。
劉紅軍挖了幾下,還行,化開的土層能有三十公分左右。
冰凍三尺可不是開玩笑的,東北這邊的冬天的凍土層厚度大概在一米左右。
最深的凍土層能夠達到一米六以上。
有這三十公分,就能夠把暖棚建起來,至于下面的凍土,這個等建好暖棚之后,再慢慢的來。
東北的暖棚,可不是三面建上墻,上面蒙上塑料布,就可以的。
里面還要弄暖道,燒火取暖才行,不然暖棚里的溫度,根本無法滿足植物生長。
后世,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,東北這邊的溫室大棚也越來越多,溫室大棚的建造材料逐漸多樣化,取暖方式也是多樣化,但是不可不避免的就是,黑龍江這邊到了冬天還是要采用一些取暖方式才行。
眾人見到劉紅軍開始挖土,也都紛紛拿出鐵鍬來,跟著一起挖土。
挖了一會,孫莉莉過來叫眾人吃飯。
午飯很簡單,蘑菇燉肉,饅頭是楊秋雁上午剛蒸好的。
吃完飯,劉紅軍讓錢勝利帶著幾個人,去拉小麥秸稈。
劉紅軍要建的暖棚是用土墻。
這土墻很簡單,就是在泥土里加水,再加上小麥秸稈,和好摻了小麥秸稈的泥之后,用木板夾著,把和好的泥土放進木板里,夯實之后,土墻就建好了。
接著又安排孫莉莉等女知青燒水,男知青去挑水。
很快,錢勝利就把小麥秸稈拉了回來,都是從村民家里借來的。
用刀把小麥秸稈剁成十公分左右的小段,然后用燒熱的水,開始和泥。
眾人齊心協(xié)力,忙活到傍晚,北墻已經(jīng)起來一米多高。,東西兩邊的墻,也起來了三十多公分。
看看時間已經(jīng)是下午五點,劉紅軍宣布收工。
今天晚上,他要去老丈人家,晚上沒辦法招待眾人,劉紅軍從鹵肉鍋里撈出十只鹵野雞,送給知青們和錢勝利他們,讓他們自己回家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