眨眼間便一晃而過。
所有勢力,都抬頭看向鶴鳴山頂。
那里,寧塵心依舊一如往日,盤膝于矮桌前。
茶水依然滾滾,手中依然拿著書。
只是,頁數(shù)不同。
仿佛沒有絲毫大戰(zhàn)來臨前的緊張感。
臉上顯得云淡風(fēng)輕。
勝券在握?
臨近午時。
此時,是陽光最盛的時候。
于西邊,有著一抹抹金光,竟是覆蓋了那道道刺目陽光,朝著鶴鳴山的方向襲來。
其中,佛道氣息滔天。
有阿修羅虛影在旁護衛(wèi)。
有金光菩薩在其中念誦佛經(jīng)。
更有一尊彌勒佛,拿著佛珠,露出了人畜無害的笑容。
三道佛門異象齊出!
這也代表著佛門的三門至上佛法。
而在這三道異象之下。
原本那些宗門以為是佛門中人傾巢而出。
可是,當他們看到那三尊異象之下,只有一道單薄人影之時。
不禁微微一愣。
只有一人?
而一人,便能夠引發(fā)三尊佛門異象?
這就是當今佛門,被稱之為不出世的絕世妖孽的佛子么……
當那些宗門勢力再將目光看向?qū)帀m心之時。
心中有些不確定了。
就算寧塵心是草堂的弟子。
儒道境界頗為高深。
可是在面對這種絕世妖孽,當真能獲勝么?
恐怕……很難。
此刻,寧塵心也放下了手中的書,抬眉,眼眸平靜的看著那金光之中的男子走來。
只見男子單手捏佛印,當他踏入鶴鳴山上空之時。
便直接開口道:“何為道
沒有任何花里胡哨的開場。
也沒有任何語句的鋪墊。
佛子選擇直接開始論道!
何為道?
簡單的三個字。
卻是最難回答。
所有人都看向了矮桌前的寧塵心。
想聽聽他會如何回答。
寧塵心嘴角微微彎起。
何為道?
是一個很廣闊的話題。
寧塵心站起身,輕聲道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是為道
一出,一股股道意,在寧塵心的周身回繞!
與那滔天佛光,形成分庭抗衡之勢!
“至道弘深,混成無際;體包空有,理極幽玄
“一花一草,是道
寧塵心俯身,捏出一把泥土,輕聲說道:“一木一土,同樣是道
“世間萬物,皆是道
佛子微微點頭,他自然不會認為,自己這第一個問題,就能夠打敗寧塵心。
只見他再度踏前一步。
那滔天佛光,灑落在道意之上。
仿佛在侵蝕占據(jù)!
“那,既然萬物皆是道,佛與儒,又有何區(qū)別?”
“你為何又要建立書齋,傳播儒道?”
“為何不與我佛門,共同發(fā)揚佛門大道?”
對啊。
萬物皆是道。
儒道和佛道,又有何區(qū)別?
寧塵心并沒有停頓。
出法隨。
“首先,萬物皆可是道,但是道與道之間,又有著本質(zhì)的區(qū)別
“比如,水與火,生與死,本便是相反的兩條大道
“佛與儒,自然也有區(qū)別
佛子反問:“有何區(qū)別?”
寧塵心說:“道講承付,承付者,積德會蔭蔽子孫后代,反之,子孫受到譴責(zé)
“如果說,佛是以現(xiàn)世為苦海,主張脫離,講出世
“那么,道便是以生為人之樂事,天地之大德,以現(xiàn)世為樂土
“我命在我不在天,修道而成仙
“佛呢?順從天道,可成大佛,逆天而行,便會打入十八層地獄!”
“其次,佛門之中,你認為當真有人不是借由佛道思想,滿足自身欲望?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