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本不用找,一眼就看到了。
一座統共八層的青磚古塔!赫然矗立在水中!就在小山的正后方,遠遠看去,整座古塔竟然在水底泛著詭異的“綠光”,我覺得這應該是光線折射的原因。
李湘靈和那大漢估計沒見過這一幕,他們眼睛瞪的老大不敢上前,我暗罵一聲慫包蛋,隨后便拖著氣瓶繞磚塔游了一圈,很快我看到,磚塔底層那里有扇緊閉的門,木頭做的,小半扇埋在淤泥里,我想著如果打開這張門,應該可以走樓梯上到塔頂,就是不知道里頭樓梯是木頭的還是石頭的?如果是木頭的,那八成爛的不能走了,畢竟這塔從明代到現在,怎么著也有四五百年了。
塔門因為常年泡在水里,表面長了一層類似蜘蛛網的白毛,我猜是什么水蟲子死后疊壓在一起形成的這種白毛。
賦德塔高度大小和老頭跟我描述的差不多,在塔門右上方的磚墻上嵌有一塊青石碑,上頭刻了一堆人名,最上層第一排,赫然刻著“方公”二字。
這肯定是方為旬。
研究完塔身,我著重看了塔基,結果發(fā)現情況比我想象中的要糟糕的多。
全是淤泥,伴隨著各種廢品和垃圾,這些東西整個把塔基全掩蓋住了!我算了下,如果在這個范圍內有隱藏的地宮,我若想挖到地宮,那最少要下去四米深,相當于一層樓房的高度。
這還不是最困難的,最困難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地宮入口的具體方位,這就意味著,我要把古塔方圓二十米范圍挖個底朝天。
在退一萬步說,塔基下有地宮,那是我根據經驗推測出來的!萬一挖到最后發(fā)現沒有呢?
來前我信心滿滿,想干票大的發(fā)大財,結果現實給我當頭潑了盆冷水,這難度和工程量太大了.......怪不得那筆銀錠這么多年了都沒被人找到。
上去后,我坐在一塊兒石頭上望著湖面發(fā)呆,李湘靈遞過來了煙和打火機。
夜里風不小,他說話聲音也大了兩分。